[发明专利]单双同心不等匝定子绕组嵌线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86433.2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3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荷芬;刘霞;朱银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85 | 分类号: | H02K15/085;H02K3/28 |
代理公司: | 靖江市靖泰专利事务所 32219 | 代理人: | 陆平 |
地址: | 214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发明涉及到电机,特别是涉及到单双同心不等匝定子绕组嵌线工艺,设置平均跨距为9;按不等匝比分配1:0.69:0.31,每槽36圈,4极48槽绕组,为36:25:11形成不等匝的绕组;设置同心式排列;本发明与双层叠式比较,单双层不等匝的同心式绕组在定子铁心外的端部可以将直线部分修短各5-8mm,形成了大、中、小同心排列线包,没有重叠绕组。有效缩减定子绕组端部长度,以减小定子绕组的电阻,电机效率提高了0.5%,而且加大端部绕组的散热面积,使电机定子的端部温升比传统工艺的绕组降低4.5℃,每台电机用铜量降低达1.7kg,广泛用于超高效电机中。 | ||
搜索关键词: | 同心 不等 定子 绕组 工艺 | ||
【主权项】:
单双同心不等匝定子绕组嵌线工艺,其特征在于:设置跨距3‑10为双层小线圈、2‑11为双层中线圈、1‑12为单层大线圈、13‑24为单层大线圈、14‑23为双层中线圈、15‑22双层小线圈,平均跨距为9;按不等匝比分配1:0.69:0.31,每槽36圈,4极48槽绕组,为36:25:11形成不等匝的绕组;设置同心式排列,U相的N极头U1'从小线圈3‑10的3号槽嵌进11圈导线 ;从10尾槽出,进入中线圈2‑11的11尾槽嵌进25匝;从2号槽出,进入大线圈1‑12的头1号槽嵌进36圈导线;从12尾槽出,中间过槽W相S极和V相的N极,进入第一组的S极,即进入大线圈13‑24的24号尾槽嵌进36匝导线;从13号槽出,进入中线圈14‑23的头14号槽嵌进25匝导线;从23号尾槽出,进入小线圈15‑22的22号尾槽嵌进11匝导线;从15号槽出,标号 U2';U相的第二个N极,U1"从小线圈27‑34的27号槽嵌进11圈导线;从34尾槽出,进入中线圈26‑35的35尾槽嵌进25匝;从26号槽出,进入大线圈25‑36的头25号槽嵌进36圈;从36尾槽出,中间过槽W相S极和V相的N极,进入第二组的S极,即进入大线圈37‑48的48号尾槽嵌进36匝导线;从37号槽出,进入中线圈38‑47的头38号槽嵌进25匝导线;从47号尾槽出,进入小线圈39‑46的46号尾槽嵌进11匝导线;39号槽出,标号 U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大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68643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摇椅
- 下一篇:燃气轮机余热反应器及其燃气发电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