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变球形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83706.8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3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萍;王嘉宇;化永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57/032 | 分类号: | B62D57/032;B62D5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祗志洁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变球形机器人,属于机器人的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的机器人包括上下两层结构,上下两层结构的外壳均为半球壳体,壳体弧面对应位置上均有通孔,下层结构包括伸缩机构和对称圆周式下层足机构,上层结构包括上层固定平台和对称圆周式上层足机构。伸缩机构的下层机架通过中心的电机轴连接齿轮A,齿轮A圆周上与6个齿轮B啮合,每个齿轮B连接一对螺旋线单臂,每对螺旋线单臂连接一组下层足单体机构,每组下层足单体机构连接一块下层外壳。齿轮B的旋转带动单臂伸缩,实现机器人球形外形的转换。本发明的机器人具有可变形、扩展性强的特性,机器人可以通过伸缩机构实现伸展和缩回的形状变形,同时配合球形弧面外壳实现球形的变形。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变 球形 机器人 | ||
【主权项】:
一种可变球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器人包括上下两层结构,上下两层结构的外壳均为半球壳体;下层结构包括伸缩机构和对称圆周式下层足机构;上层结构包括上层固定平台和对称圆周式上层足机构;上下两层结构的外壳的获取方法是:首先,选取正球壳,以过球心的任意直线为轴线截取一圆;然后,以轴线为中心,将正球壳沿轴向均分为6等分;最后,以垂直于轴线且过球心的平面,将球壳分割为上下半球,共得到上下两层结构的各6块外壳;外壳为ABS材料;伸缩机构包括下层机架、下层机面、螺旋线单臂、齿轮A和齿轮B;下层机架结构是:一个平面圆板的上表面对称圆周分布6个圆柱,在圆柱底面中心的轴向上贯穿有通孔,平面圆板上还开有中心电机的固定孔;下层机面为一平面圆板,圆周上均布6个螺纹孔,下层机面的下表面与下层机架的上表面相对;下层机面下表面的圆板中心处固定中心电机,中心电机通过下层机架的固定孔,利用花键与位于下层机架的平面圆板的下表面中心处的齿轮A相连接;齿轮A分别与6个齿轮B相啮合形成齿轮组,6个齿轮B呈对称圆周分布在下层机架的下表面;每个齿轮B通过下层机架的圆柱通孔,利用固定轴固连一对螺旋线式单臂,其中一个螺旋线式单臂的起始端位于下层机架平面圆板的下表面,且位于齿轮B和下层机架平面圆板之间,另外一个螺旋线式单臂的起始端位于下层机面的上表面;每对螺旋线式单臂的放置形式和位置上下相对应,且上下螺旋线式单臂之间固定有支撑柱,支撑柱用于固连和支撑两个螺旋线式单臂;对称圆周式下层足机构包括6组下层足单体结构,每对螺旋线式单臂的末端都固定有一组下层足单体结构;每组下层足单体结构包括三个电机、下层足、L型支架、U型支架、电机固定架和下层外壳;电机固定架用于固定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L型支架用于固定第三电机;第一电机的轴贯通上下螺旋线式单臂末端的同心孔,第二电机的轴和第一电机的轴相互垂直;L型支架的一端固定第三电机,另一端固定下层足;第二电机的轴和第三电机的轴分别贯穿U型支架一端的同心孔,第二电机的轴和第三电机的轴相互平行;每块下层外壳与一组下层足单体结构固连;齿轮B的旋转带动与齿轮B固连的螺旋线式单臂旋转,使得平面内螺旋线式单臂收缩闭合或张开;当螺旋线式单臂收缩闭合时,6块下层外壳组合成半球形;上层固定平台包括上层固定板、6个电机固定架和6个电机;在上层固定板上对称圆周分布6个电机固定架,每个电机固定架固定有一个电机;对称圆周式上层足机构包括6组上层足单体结构,上层固定平台上的每个电机连接一组上层足单体结构;每组上层足单体结构包括电机舵杆、弧面架、连杆和上层外壳;电机输出端通过电机舵杆和连杆连接弧面架,弧面架与一块上层外壳固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68370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