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车载多目摄像机环视系统的虚拟视点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18794.6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1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跃虎;来毅;张驰;苏远歧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13/00 | 分类号: | H04N13/00;G06T7/00;G06T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一种用于车载多目摄像机环视系统的虚拟视点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向环视系统中输入左右视点参考图像,进行视差估计得到左右视点深度图;S2根据左右视点深度图,分别对应生成左右视点预测深度图;S3根据左右视点参考图像及其对应的左右视点预测深度图,分别生成左右视点预测图;S4利用左右视点预测图,合成虚拟视点图像。通过引入深度可信图的思想,利用深度可信图生成遮挡图,而该遮挡图能够清楚准确地描述出在合成虚拟视点图像时,插值信息应该来自哪个视点的具体什么区域。理论和实验结果证明,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得出遮挡区域,提高虚拟视点合成图像的质量,而现有方法都无法有效地检测,跟无法得到高质量的虚拟视点图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载 摄像机 环视 系统 虚拟 视点 合成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车载多目摄像机环视系统的虚拟视点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向环视系统中输入左右视点参考图像,进行视差估计得到左右视点深度图;步骤S2:根据左右视点深度图,分别对应生成左右视点预测深度图;步骤S3:根据左右视点参考图像及其对应的左右视点预测深度图,分别生成左右视点预测图;步骤S4:利用左右视点预测图,合成虚拟视点图像;合成时步骤如下;步骤S41,根据左右视点深度图,计算得到左右视点深度可信图,左视点深度可信图计算公式为: CC L ( x , y ) = 1 , if | | d L - > R ( x , y ) + d R - > L ( x + d L - > R ( x , y ) , y ) | | ≤ λ 0 , otherwise ; 右视点深度可信图计算公式为: CC R ( x , y ) = 1 , if | | d R - > L ( x , y ) + d L - > R ( x + d R - > L ( x , y ) , y ) | | ≤ λ 0 , otherwise ; 其中,CCL(x,y)表示左视点深度可信值,CCR(x,y)表示右视点深度可信值,||·||表示欧式范数,(x,y)表示左视点参考图像中的一个像素点,dL‑>R(x,y)表示点(x,y)处从左视点到右视点的视差矢量,dR‑>L(x,y)表示点(x,y)处从右视点到左视点的视差矢量,λ表示判定阈值;步骤S42,根据得到左右视点深度可信图,生成遮挡图,遮挡图用于指示左右视点预测图中的有效合成信息;视点位置P的遮挡图OP(x,y)可通过下式计算:OP(x,y)={(x,y)|OPI(x,y)∪OPII(x,y)∪OPIII(x,y)},其中OPI(x,y),OPII(x,y)和OPIII(x,y)分别定义如下: O PI ( x , y ) = { ( x , y ) | ( x + pd L - > R ( x , y ) , y ) ∈ O L ( x , y ) } O PII ( x , y ) = { ( x , y ) | ( x + pd L - > R ( x , y ) , y ) ∈ O L ‾ } and ( x + ( 1 - p ) d R - > L ( x , y ) , y ) ∈ O R ‾ } O PIII ( x , y ) = { ( x , y ) | ( x + ( 1 - p ) d R - > L ( x , y ) , y ) ∈ O R } OPI(x,y)表示虚拟视点P处在左视点图像IL可见但在右视点图像IR中不可见的像素构成的集合,OPII(x,y)表示虚拟视点P处在左视点图像IL和右视点图像IR中都可见的像素构成的集合,OPIII(x,y)表示虚拟视点P处在右视点图像IR可见但在左视点图像IL中不可见的像素构成的集合,而OL={(x,y)|CCL(x,y)=0},OR={(x,y)|CCR(x,y)=0};步骤S43,根据对OPI(x,y),OPII(x,y)和OPIII(x,y)的定义,建立用于虚拟视点合成的优化插值权重模型,左视点的优化插值权重模型表示为: ω L ( x , y ) = 1 - p 2 , if ( x , y ) ∈ O PI 1 - p , if ( x , y ) ∈ O PII 1 - 1 - ( 1 - p ) 2 , if ( x , y ) ∈ O PIII ; 右视点的优化插值权重模型表示为: ω R ( x , y ) = 1 - 1 - ( 1 - p ) 2 , if ( x , y ) ∈ O PI 1 - p , if ( x , y ) ∈ O PII 1 - p 2 , if ( x , y ) ∈ O PIII ; 其中,ωL(x,y)与ωR(x,y)分别为左右视点在(x,y)处的优化插值权重模型,p(0≤p≤0.5)为深度值的缩放因子;步骤S44,利用遮挡图和优化插值权重模型,根据左视点权重ωL和右视点权重ωR,将左视点预测图IPL和右视点预测图IPR进行加权插值融合,生成虚拟视点图像IP,计算公式为IP=ωLIPL+ωRIPR。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51879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负载的二氧化硅基催化膜反应器组件
- 下一篇: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