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碳材料在锂‑亚硫酰氯电池正极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54424.0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8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益宁;张华民;王美日;李婧;马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583 | 分类号: | H01M4/583;H01M4/06;C01B32/05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多孔碳材料在锂‑亚硫酰氯电池正极中的应用,所述碳材料所述碳材料由颗粒粒径为1‑30um的碳颗粒混合组成,碳颗粒本身呈由碳片层构成的类蜂窝状多孔结构,碳材料中碳颗粒的孔容为0.5~5cm3/g;碳颗粒内部包括两种孔,一种是由碳片层作为孔壁而构成的交错贯通孔,另一种是均匀分布于碳片层孔壁内的孔;交错贯通孔主要为孔径范围为5~90nm的孔,其占贯通孔体积的80%以上;碳片层厚度为2~50nm;孔壁内的孔主要为孔径范围为1~10nm的孔,占孔壁内孔体积的90%以上。将该碳材料用于锂‑亚硫酰氯电池正极中,可最大限度地提高碳材料在放电过程中的空间利用率,有效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功率密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材料 亚硫酰氯 电池 正极 中的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多孔碳材料在锂‑亚硫酰氯电池正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材料由颗粒粒径为1‑30um的碳颗粒混合组成,碳颗粒本身呈由碳片层构成的类蜂窝状多孔结构,碳材料中碳颗粒的孔容为0.5~5cm3/g;碳颗粒内部包括两种孔,一种是由碳片层作为孔壁而构成的交错贯通孔,另一种是均匀分布于碳片层孔壁内的孔;交错贯通孔主要为孔径范围为5~90nm的孔,其占贯通孔体积的80%以上;碳片层厚度为2~50nm;孔壁内的孔主要为孔径范围为1~10nm的孔,占孔壁内孔体积的90%以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5442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