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外源酶催化加工低咖啡因红茶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4765.X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1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园莉;马圣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云 |
地址: | 212400 江苏省镇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外源酶催化加工低咖啡因红茶的加工方法,它是将茶叶鲜叶经热水浸渍脱除其咖啡因,揉捻时喷洒从桑叶中提取的酶液,利用桑叶中含有的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进行发酵。该方法制得的红茶,咖啡因含量≤1%,香气带甜花果香,汤色红黄明亮,滋味醇爽,既有茶的醇厚又带有桑叶特有的甜爽。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在生产上推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 外源酶 催化 加工 咖啡因 红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天然外源酶催化加工低咖啡因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按照普通红茶的要求采摘新鲜茶叶并摊晾、萎凋;2)脱咖啡因:将萎凋过的茶叶投入95‑100℃热水中浸渍2‑3min,捞出后立即用冷水冲凉;经离心脱水后,将茶叶摊放在萎凋槽上进行加温除湿,热风除湿温度为40‑50℃,使含水量降至50‑60%;3)桑叶:采摘新稍成熟叶,并去柄;室内摊晾萎凋,萎凋温度为25‑30℃,萎凋时间为2‑5小时,至叶质稍柔软,光泽消失,含水率55‑65%后可以提取;4)酶液提取:配置0.05mol/L、PH5.7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按照1kg步骤3)中萎调后得到的桑叶加(5‑10)L所述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的比例匀浆,匀浆后4℃冷藏1‑2h后过滤或者离心;滤液或者离心的上清液为粗酶液;5)揉捻:按照20‑25kg步骤1)中的萎凋后的茶叶喷洒(1‑1.5)L的所述粗酶液的比例均匀喷洒后立即上机揉捻;按照“轻‑重‑轻”的加压原则进行揉捻至茶叶条索紧结,细胞破碎率达80‑85%;6)发酵:将步骤5)揉捻后得到的茶叶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85%以上、发酵时间为3‑5小时,至茶叶叶色红黄,叶温达到高峰开始稳定时,即为发酵适度;7)干燥:将发酵后得到的茶叶分两次干燥,毛火110℃,5‑10min;下机晾透后,足火95℃,烘至含水率5%以下即得到所述低咖啡因红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44765.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