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叠变形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39166.9 | 申请日: | 2013-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0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姚燕安;丁万;阮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M11/42 | 分类号: | F16M11/42;F16M1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折叠变形平台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对外连接部分(A、C、E)和第一、第二、第三对内连接部分(B、D、F),这六部分间隔顺次首尾相接,构成闭环机构。对于每个对内连接部分,都有驱动电机和调整电机,通过调整电机可控制机构的空间折叠机构与平面机构的切换,形状变化与自由度的切换;可以通过不同数量的模块以不同的连接方式进行组合,可以得到丰富的几何外形,以达到机动灵活运动的目的,也可去完成某些特定的任务,可用于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展览、工业生产、地质勘查、农业以及航空工业等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 变形 平台 | ||
【主权项】:
一种折叠变形平台,其特征在于:折叠变形平台包括第一对外连接部分(A)、第二对外连接部分(C)、第三对外连接部分(E)和第一对内连接部分(B)、第二对内连接部分(D)、第三对内连接部分(F);第一对外连接杆(A)上设有轨道固定座(A11),轨道固定座(A11)一侧通过顶点转轴(A10)活动连接第一连接杆(A9),另一侧通过顶点转轴(A10)活动连接第二连接杆(A15);所述的第一连接杆(A9)上固定一个调整电机(A6),电机轴上固定第一调整连接块(A8);所述的第二连接杆(A15)上固定一个配重转轴固定座(A17),配重转轴固定座(A17)活动连接第二调整连接块(A16);轨道固定座(A11)上还通过对外连接轴(A14)活动连接对外连杆(A12),对外连杆(A12)上固定对外固定块(A13);其中第二对外连接部分(C)、第三对外连接部分(E)的形状、尺寸内部装配关系与第一对外连接部分(A)相同;第一对内连接部分(B)包括驱动电机(B1)、第一侧板(B2)、第一联轴器(B3)、第一驱动臂(B4)、电机第一固定板(B5)、驱动臂连接块(B6)、第二驱动臂(B7)、第二联轴器(B8)、电机第二固定板(B9)、第二侧板(B10)、侧板连接块(B11);所述的第一侧板(B2)、第二侧板(B10)分别贴于驱动电机(B1)的不包含输出轴两平行侧平面上,并将两“U”型侧板开口端两薄壁面上各钻通的四个通孔分别与第一固定板(B5)的侧板连接孔(B5b)和第二固定板(B9)的侧板连接孔(B9b)进行固定连接,并且使第一侧板(B2)与第二固定板(B10)的直槽减重孔靠近圆柱形电机绕组的一侧;侧板连接块(B11)通过位于边缘的两组平行侧连接孔(B11a)分别与第一侧板(B2)和第二侧板(B10)直槽减重孔方向侧薄壁上的三个螺纹孔采用螺钉进行固定连接;第一联轴器(B3)的四个周孔与第一驱动臂(B4)的四个周孔(B4a)采用螺钉进行固定连接,第二联轴器(B8)的四个周孔与第二驱动臂(B7)的四个周孔(B7a)采用螺钉进行固定连接;驱动电机(B1)任一侧输出轴与依次穿过第一驱动臂(B4)圆端部中心通孔和第一联轴器(B3)圆端面中心通孔,并将第一联轴器(B3)侧面的顶丝孔对准驱动电机(B1)的输出轴上“D”型面,由顶安装顶丝固定,同理,将第二驱动臂(B7)和第二联轴器(B8)固定于驱动电机(B1)的另一侧的输出轴;驱动臂连接块(B6)通过其短边两侧的螺纹侧孔(B6a)分别与第一驱动臂(B4)的驱动臂连接孔(B4b)、第二驱动臂(B7)的驱动臂连接孔(B7b)采用螺栓进行固定连接;第二对内连接部分(D)、第三对内连接部分(F)的形状、尺寸内部装配关系与第一对内连接部分(B)相同;第一对外连接部分(A)的第一调整连接块(A8)与第一对内连接部分(B)的侧板连接块(B11)连接,其第二调整连接块(A16)与第三对内连接部分(F)的驱动臂连接块(F6)连接;第二对外连接部分(C)的第一调整连接块(C8)与第二对内连接部分(D)的侧板连接块(D11)连接,其第二调整连接块(C16)与第一对内连接部分(B)的驱动臂连接块(B6)连接;第三对外连接部分(E)的第一调整连接块(E8)与第三对内连接部分(F)的侧板连接块(F11)连接,其第二调整连接块(E16)与第二对内连接部分(D)的驱动臂连接块(D6)连接;通过上述连接关系,第一对外连接部分(A)、第一对内连接部分(B)、第二对外连接部分(C)、第二对内连接部分(D)、第三对外连接部分(E)、第三对内连接部分(F)依次首尾连接构成一个闭环机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3916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