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原位纳米颗粒强化Q195钢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09451.6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5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自东;汤浩;陈晓华;曾新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27/20 | 分类号: | B22D27/20;B22D27/08;B22D27/13;B22D13/00;C21C7/07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钢铁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制备原位纳米颗粒强化Q195的方法。其特征是在熔炼和浇注的过程中,加入Ф0.1—3mm的Fe—Ti合金丝,在容器中施加压力形成压力场,在熔体中施加离心力或电磁搅拌,形成流场,促使金属液流动,抑制析出相长大,避免粗大析出相形成,形成纳米强化的钢合金;铸造过程中,熔体形成流动,熔体的线流动速度不低于1.7m/s;熔体中含有高于基体合金熔点的析出相氧化钛的合金元素Ti、O,随着温度下降Ti、O溶解度下降,形成纳米氧化钛原位析出相的铸造合金,以此来增加钢的强度并不大幅损失其塑韧性,并通过后续控轧控冷进一步提升钢的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原位 纳米 颗粒 强化 q195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制备原位纳米颗粒强化Q195钢的方法,其特征是在熔炼和浇注的过程中,加入Ф0.1—3mm的Fe—Ti合金丝,在容器中施加压力形成压力场,在熔体中施加离心力或电磁搅拌,形成流场,促使金属液流动,抑制析出相长大,避免粗大析出相形成,形成纳米强化的钢合金;铸造过程中,熔体形成流动,熔体的线流动速度不低于1.7m/s;熔体中含有高于基体合金熔点的析出相氧化钛的合金元素Ti、O,随着温度下降Ti、O溶解度下降,形成纳米氧化钛原位析出相的铸造合金,以此来增加钢的强度并不大幅损失其塑韧性,并通过后续控轧控冷进一步提升钢的性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0945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乳制品中蛋白质热稳定性的检测方法
- 下一篇:X射线检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