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混交度的林木种群分布格局测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3821.5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04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胡艳波;惠刚盈;赵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009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交度的林木种群分布格局测度方法,根据林木中树种sp的分布参数t和构建的统计量DM判断林木种群分布格局: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混交 林木 种群 分布 格局 测度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混交度的林木种群分布格局测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林木中树种双相关函数的分布参数t和构建的统计量DM判断林木种群分布格局:![]()
若
则可判断为随机分布,
为95%的可靠程度上、自由度为Nsp‑1时的t值;若
则:当DM<1时,判断为聚集,当DM>1时,判断为均匀分布;上式中:![]()
表示随机分布树种双相关函数的混交度分布的标准误,即总体内各次重复抽样结果之间的差异,此时树种双相关函数的混交度遵从超几何分布;s为随机分布树种双相关函数混交度的标准差,即样本内各个变数值之间的变异情况;N表示混交林中林木消除边缘效应后的有效个体数;
为混交林中树种双相关函数混交度;Nsp表示林分内树种双相关函数消除边缘效应后的有效个体数;
为根据超几何分布的原理,树种sp随机分布时其混交度的数学期望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7382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 计算;推算;计数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