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分时单向混合驱动的棉精梳机分离罗拉可控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4132.1 | 申请日: | 2013-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9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蒋秀明;李新荣;杨建成;王晓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G19/26 | 分类号: | D01G19/26;D01G19/1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英 |
地址: | 30016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分时单向混合驱动的棉精梳机分离罗拉可控驱动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两台伺服电机分别对差动轮系进行分时单向混合驱动,通过差动轮系将两台伺服电机的旋转运动进行合成;(2)将混合驱动输出给两个分离罗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试验证明采用分时单向混合驱动的可控机构驱动棉精梳机分离罗拉改善分离罗拉运动特性、提高分离罗拉的运动速度的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当前机械传动的分离罗拉速度最高位600钳次/分,伺服驱动的为500钳次/分,本发明的驱动在实验平台上可达到800钳次/分。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分时 单向 混合 驱动 棉精梳机 分离 罗拉 可控 方法 | ||
【主权项】:
1.基于分时单向混合驱动的棉精梳机分离罗拉可控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两台伺服电机分别对差动轮系进行分时单向混合驱动,通过差动轮系将两台伺服电机的旋转运动进行合成,其中分时单向驱动过程为:第一伺服电机分时单向驱动依次按照启动、倒转加速、倒转减速、匀速倒转的顺序进行,第二伺服电机的分时单向驱动过程为:当第一伺服电机分时单向驱动为启动、倒转加速和倒转减速时,第二伺服电机的分时单向驱动为匀速正转并且第一伺服电机输出转速大于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转速;当第一伺服电机分时单向驱动为匀速倒转时,第二伺服电机的分时单向驱动按照正转加速、正转减速的顺序进行并且第二伺服电机输出转速大于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转速;当第一、二伺服电机的单向驱动均为匀速时,第一、二伺服电机的转速分别与对应的驱动因数的乘积值相同,方向相反,驱动因数的乘积值的计算公式为0=i1n1+i2n2,式中n1为第一伺服电机输入转速,n2为第二伺服电机输入转速,i1为第一伺服电机的驱动因数、i2为第二伺服电机的驱动因数,![]()
式中Z1代表第一主动齿轮齿数、Z2代表行星架齿轮齿数、Z3代表第一中心齿轮齿数、Z4代表第一行星齿轮齿数、Z5代表第二行星齿轮齿数、Z6代表第二中心齿轮齿数、Z7代表传动轮齿数、Z8代表从动齿轮齿数;两个伺服电机的旋转运动合成的过程为:第一伺服电机的第一单向驱动依次通过第一中心齿轮、与第一中心齿轮啮合配合的至少两个第一行星齿轮、与第一行星齿轮通过中心连接轴平行间隔固定相连的第二行星齿轮进行第一运动输出;第二伺服电机的第二单向驱动依次通过主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配合的行星架齿轮、与第一行星齿轮通过中心连接轴平行间隔固定相连的第二行星齿轮进行第二运动输出,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分别传递至第二行星齿轮的第一、第二运动输出由与第二行星齿轮啮合配合的第二中心齿轮混合叠加形成混合驱动输出,所述的行星架齿轮设置在第一、二行星齿轮之间,所述的中心连接轴穿过行星架齿轮并与行星架齿轮通过轴承相连;(2)第二中心齿轮将混合驱动依次通过与第二中心齿轮固定相连的传动轮、与传动轮啮合配合的两个从动齿轮输出给两个分离罗拉,第一中心齿轮、行星架齿轮、第二中心齿轮和传动轮同中心轴线设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4413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电表的高精度电流采样电路
- 下一篇:热力膨胀阀流量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