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分时单向混合驱动的棉精梳机分离罗拉可控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4132.1 | 申请日: | 2013-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9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蒋秀明;李新荣;杨建成;王晓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G19/26 | 分类号: | D01G19/26;D01G19/1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英 |
地址: | 30016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分时 单向 混合 驱动 棉精梳机 分离 罗拉 可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时单向混合的可控驱动机构,尤其是棉精梳机分离罗拉的分时单向混合可控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棉精梳机分离罗拉高速往复运动是影响棉精梳机车速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原因,并且棉精梳机分离罗拉的运动状态对棉精梳条的质量影响很大,见任家智,郁崇文.E62型精梳分离罗拉运动运动特性分析[J].纺织学报,2004,(4):32-34。当前棉精梳机分离罗拉高速、可控驱动机构主要有三种驱动形式:(1)伺服电机直接驱动分离罗拉,见:上海一纺机械有限公司申请的发明名称为“一种棉精梳机分离罗拉的传动结构”,专利号为03230334.3的中国专利以及昆山凯宫机型有限公司申请的发明名称为“精梳机分离罗拉的驱动方法”专利号为200620078372.7的中国专利,该两项专利的工作原理是用软件编程的方法控制伺服电机对分离罗拉进行类似于机械组件轨迹的运动,并且同时实现对主传动的准确跟踪。该驱动机构从理论上满足分离罗拉高速时的工艺要求,但由于该系统受到伺服电机功率、扭矩、正反转响应时间的限制,当前还无法直接应用到分离罗拉的驱动。(2)双伺服电机直接驱动分离罗拉,见上海纺机总厂申请的发明名称为“伺服电机驱动精梳机后分离罗拉机构”,专利申请号为200610118205.5的中国专利;上海纺机总厂申请的发明名称为“伺服电机驱动分段式精梳机后分离罗拉机构”,专利申请号为200610118206.x的中国专利;上海一纺机械有限公司申请的发明名称为“一种增强精梳机分离罗拉伺服电机传动功率的结构”,专利申请号为200520045730.x的中国专利,上述专利的工作原理与单伺服电机驱动一致,只是在传动方式上进行改进,同样当前还无法直接应用到分离罗拉的驱动。(3)双伺服电机加差动轮系混合输入,见上海一纺机械有限公司申请的发明名称为“一种精梳机分离罗拉伺服电机传动改良结构”,专利申请号为200920071058.x的中国专利,该专利驱动系统是双伺服电机的输出通过两自由度的差动轮系生成可编程的输出运动,该专利系统只是通过差动轮系将两伺服电机功率合成,并没有解决伺服电机正反转响应对时间的限制。
由棉精梳工艺可知棉精梳机分离罗拉为降-升-停的运动规律,如图1,首先分离罗拉倒转,倒转位移量为Sd;然后开始正转,正转位移量为Sz;最后分离罗拉静止一段时间,完成分离罗拉一个运动周期。图中F为分度值;S为运动距离,Fd,为分离罗拉后退分度值,Fj,为分离罗拉前进分度值,F0,为分离罗拉静止分度值。
如图2,棉精梳机分离罗拉在一个运动周期内实现启动——倒转加速——倒转减速——瞬间停止——正转加速——正转减速——停止一段时间。图中F为分度值;n为分离罗拉转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降低对伺服电机正反转响应时间的要求,提高棉精梳机分离罗拉往复运动速度、并且满足精梳高速时的工艺要求,从而提高棉精梳机车速及精梳条质量的基于分时单向混合驱动的棉精梳机分离罗拉可控驱动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分时单向混合驱动的棉精梳机分离罗拉可控驱动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41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电表的高精度电流采样电路
- 下一篇:热力膨胀阀流量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