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电导率片状聚吡咯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1976.2 | 申请日: | 2013-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1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韩永芹;申明霞;郭义;段鹏鹏;袁宗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73/06 | 分类号: | C08G73/06;C08K9/04;C08K3/04;H01G9/04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翠珍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高电导率片状导电聚吡咯的制备方法:将微量的磺酸功能化石墨烯分散于去离子水中搅拌并利用超声波分散均匀,将吡咯单体注入磺酸功能化石墨烯溶液中,继续搅拌并超声分散后加入氧化剂,搅拌条件下在0-30℃反应6-24h可得到具有片状结构的导电聚吡咯,氧化剂是过硫酸铵、过硫酸钾、无水三氯化铁、九水硝酸铁、无水硫酸铁中的任一种。本发明利用功能化石墨烯纳米片表面的官能团与吡咯单体之间的化学作用,诱导吡咯聚合为具有片状结构的聚吡咯,功能化石墨烯同时起到种子模板与掺杂剂的作用,制备得到的聚吡咯可获得较高的电导率与比电容,可用作金属防腐蚀材料及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导率 片状 吡咯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高电导率片状聚吡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 将磺酸功能化石墨烯分散于水中,搅拌并利用超声波分散制成石墨烯分散液,备用;(2) 将吡咯单体注射至步骤(1)的石墨烯分散液,搅拌并利用超声波分散形成反应体系,备用;(3) 将氧化剂溶解于水中制成溶液,缓慢滴加至步骤(2)形成的反应体系,混合均匀,在搅拌条件于0‑30℃反应6‑24h,产物用去离子水反复清洗,并于真空干燥箱内干燥,得到具有片状结构的导电聚吡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3197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