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间可靠性的飞行器热防护系统尺寸优化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1163.9 | 申请日: | 2013-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6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冲;王晓军;邱志平;黄仁;许孟辉;李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成金玉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区间可靠性的飞行器热防护系统尺寸优化设计方法,步骤如下:1、数学建模,根据热防护系统结构形式,确定尺寸相关的设计变量,根据温度要求建立防热结构减重优化模型;2、利用区间来定量化描述材料、外载荷和初/边值条件中的不确定性;3、基于区间可能度,对含有不确定参数的温度约束条件进行可靠性转换;4、利用区间有限体积方法,实现结构瞬态温度响应范围的快速求解,变两层嵌套优化问题为常规的单层优化问题;5、对转换后含可靠性约束的单层优化问题进行编程计算,确定最优解,以达到最佳的减重效果。本发明可系统化解决含多源区间不确定性的热防护系统结构优化问题,提高了计算效率,保证了结构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间 可靠性 飞行器 防护 系统 尺寸 优化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区间可靠性的飞行器热防护系统尺寸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需要进行优化设计的飞行器热防护系统的基本设计变量以及相关的设计参数,其中所述基本设计变量x=(x1,x2,x3,x4)T,x1、x2、x3、x4分别表示辐射涂层、上表面织布层、绝热层、下表面织布层的厚度,根据实际工程需要,确定以上设计变量的初始范围;所述设计参数包括材料的热属性参数、外部热载;为表述方便,所有设计参数统一写为向量α=(α1,...,αn)T的形式,其中n表示参数的数量;步骤二:以热防护系统总体质量作为优化的目标函数,飞行器主体结构的使用温度范围作为约束条件,建立如下一个非线性优化模型:min x M ( α , x ) ]]> s.t.Tj(α,x)≤Tmax j=1,2,...,mx ‾ ≤ x ≤ x ‾ ]]> 其中M(α,x)表示结构总质量;Tj(α,x)为温度响应函数;为Tmax为主结构所能承受的温度上限;m为约束条件的个数;
是步骤一中所定义的设计变量初始范围的上下界;步骤三:充分考虑温度变化给材料属性带来的波动,以及热流的测量误差等不确定因素,用区间向量来描述此热防护系统中的不确定参数,即:α ∈ α I = [ α ‾ , α ‾ ] = [ α c - Δα , α c + Δα ] = α c + [ - Δα , Δα ] = α c + Δαδ ]]> 其中
分别表示向量的上界和下界,αc,Δα分别为向量的名义值和半径,且满足:α c = ( α 1 c , . . . , α n c ) T = ( ( α ‾ 1 + α ‾ 1 ) / 2 , . . . , ( α ‾ n + α ‾ n ) / 2 ) T ]]>Δα = ( Δ α 1 , . . . , Δ α n ) T = ( ( α ‾ 1 - α ‾ 1 ) / 2 , . . . , ( α ‾ n - α ‾ n ) / 2 ) T ; ]]> δ=[-1,1]步骤四:基于区间可靠性的约束条件转换,当系统的不确定性用区间向量αI来刻画时,步骤二中飞行器主体结构的温度响应Tj(α,x)将会被其区间函数Tj(αI,x)所替代,为提高结构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根据可靠性的定义,在设计阶段要求温度约束条件成立的可能性满足一定的要求,即:Poss(Tj(αI,x)≤Tmax)≥ηj其中ηj为可靠性指标,取值在0到1之间;Poss表示条件成立的概率;假设区间变量在其给定范围内是均匀分布的,则此概率可通过如下区间可能度计算公式来求得:Poss ( T j ( α I , x ) ≤ T max ) = 1 T ‾ j ( α I , x ) ≤ T max T max - T ‾ j ( α I , x ) T ‾ j ( α I , x ) - T ‾ j ( α I , x ) T ‾ j ( α I , x ) ≤ T max ≤ T ‾ j ( α I , x ) 0 T ‾ j ( α I , x ) ≥ T max ]]> 其中
Tj(αI,x)分别为区间函数Tj(αI,x)的上界和下界,即:T ‾ j ( α I , x ) = max α ∈ α I T j ( α , x ) ]]>T ‾ j ( α I , x ) = max α ∈ α I T j ( α , x ) ]]> 通过本步骤的处理,使得步骤二中建立的优化模型转换为含有可靠性指标的复杂嵌套优化模型,包括内外两层优化,其中外层优化用于设计向量x=(x1,x2,x3,x4)T的寻优,可通过步骤六实现;而内层优化则用于计算温度场Tj(αI,x)关于区间设计参数αI响应范围的上下界,可通过步骤五等价实现;步骤五:温度场响应范围的快速求解,除优化方法外,温度场关于区间设计参数αI的响应范围可以通过区间数值计算求得,首先建立热防护系统的结构有限体积模型,采用六点对称离散格式,可以得到如下含有区间参数的瞬态温度场有限体积方程:A(αI)Tk+1=B(αI)Tk+F(αI)其中Tk表示第k时间步所有节点处温度向量;将上述方程的系数矩阵和右端向量在参数名义值处进行泰勒展开可得:A ( α I ) = A ( α c ) + Σ i = 1 n ∂ A ∂ α i | α c ( α i - α i c ) = A ( α c ) + Σ i = 1 n ∂ A ∂ α i | α c Δ α i δ i = A c + Δ A I ]]>B ( α I ) = B ( α c ) + Σ i = 1 n ∂ B ∂ α i | α c ( α i - α i c ) = B ( α c ) + Σ i = 1 n ∂ B ∂ α i | α c Δ α i δ i = B c + Δ B I ]]>F ( α I ) = F ( α c ) + Σ i = 1 n ∂ F ∂ α i | α c ( α i - α i c ) = F ( α c ) + Σ i = 1 n ∂ F ∂ α i | α c Δ α i δ i = F c + Δ F I ]]> 进一步利用Neumann级数可知:![]()
= ( A c ) - 1 + ( A c ) - 1 Σ r = 1 ∞ ( - Σ i = 1 n ∂ A ∂ α i | α c Δ α i I ( A c ) - 1 ) r ]]>= ( A c ) - 1 + ( A c ) - 1 Σ r = 1 ∞ ( - Σ i = 1 n Δα i I A i ) r ]]> 其中
当求和公式中的符号变量r取不同值时,上式中的
项可具体展开,合并同类项后可得:
如果范数条件||ΔαiAi||<1成立,则级数项
是收敛的,因此,若舍去上式中的交叉项,可得:( A c + ΔA I ) - 1 ≈ ( A c ) - 1 + ( A c ) - 1 Σ i = 1 n Σ r = 1 ∞ ( - Δα i I A i ) r = ( A c ) - 1 + ( A c ) - 1 Σ i = 1 n E i I ]]> 其中E i I = - Δα i I A i I + Δα i I A i ; ]]> 将其代入到公式:(Ac+ΔAI)((Tk+1)c+Δ(Tk+1)I)=(Bc+ΔBI)((Tk)c+Δ(Tk)I)+(Fc+ΔFI)中,利用区间数学的基本运算法则,可得:( T k + 1 ) c = ( A c ) - 1 ( I + Σ i = 1 n E i c ) [ B c ( T k ) c + F c ] ]]>Δ ( T k + 1 ) I = ( A c ) - 1 [ Σ i = 1 n Δ E i I ( B c ( T k ) c + F c ) + ( I + Σ i = 1 n E i c ) ( B c Δ ( T k ) I + ΔB I ( T k ) c + ΔF I ) ] ]]>= ( A c ) - 1 [ Σ i = 1 n Δ E i · δ · ( B c ( T k ) c + F c ) + ( I + Σ i = 1 n E i c ) ( B c Δ ( T k ) · δ + ΔB · δ · ( T k ) c + ΔF · δ ) ] ]]>= ( A c ) - 1 [ Σ i = 1 n Δ E i ( B c ( T k ) c + F c ) + ( I + Σ i = 1 n E i c ) ( B c Δ ( T k ) + ΔB ( T k ) c + ΔF ) ] · δ ]]>= Δ ( T k + 1 ) · δ = Δ ( T k + 1 ) · [ - 1,1 ] ]]> 其中:Δ ( T k + 1 ) = | Σ i = 1 n ( A c ) - 1 ΔE i ( B c ( T k ) c + F c ) + ( A c ) - 1 ( I + Σ i = 1 n E i c ) ( B c ΔT k + ΔB ( T k ) c + ΔF ) | ]]> 则热防护结构瞬态温度响应的区间上下界为:T ‾ k + 1 = ( T k + ! ) c + Δ ( T k + 1 ) ]]> Tk+1=(Tk+1)c-Δ(Tk+1)利用本步骤中提出的区间有限体积方法,可以快速确定热防护结构温度场响应范围,从而用区间运算代替了步骤四中所述嵌套优化模型中的内层优化,提高了计算效率;步骤六:确定性优化问题的求解,根据步骤五中的区间有限体积方对结构瞬态温度场的快速求解,原含区间参数的嵌套优化问题转化为单层确定性优化问题;采用模拟退火算法,编写计算程序,定义最大循环次数Itermax和收敛因子ε,当如下三个条件中的任一个得到满足时,计算终止:(1)循环迭代次数n>Itermax;(2)在连续两次迭代过程中,目标函数名义值相对变化量满足:| M ( i + 1 ) ( α c ) - M ( i ) ( α c ) M ( i ) ( α c ) | < ϵ ; ]]> (3) ||x(i+1)-x(i)||2<ε其中|| ||2表示向量的2范数;当达到条件(1)时,给定设计变量新的初值,并带入到算法中重新计算;当算法因条件(2)或(3)终止时,取第i次迭代过程的计算结果x(i)作为设计变量的最优值,完成基于区间可靠性的热防护系统尺寸优化设计过程,以达到最优的减重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0116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区安防监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位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