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控振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3941.5 | 申请日: | 2013-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29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华;王旭;朱红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L7/099 | 分类号: | H03L7/099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11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控振荡器包括控制电压增益电路和环形振荡电路;控制电压增益电路包括由共源连接第一NMOS管和共源共栅电流镜电路,第一NMOS管的源极通过第一电阻接地并实现源极负反馈。共源共栅电流镜电路输出控制电压放大信号并输入到环形振荡电路的控制端并用于控制环形振荡电路的输出频率。本发明能提高电路的线性度并降低电路的功耗,能提高时钟信号的质量并为系统稳定提供保障。 | ||
搜索关键词: | 压控振荡器 | ||
【主权项】:
一种压控振荡器,其特征在于:压控振荡器包括控制电压增益电路和环形振荡电路;控制电压增益电路包括:第一NMOS管,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连接输入的控制电压,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通过第一电阻接地,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连接共源共栅电流镜电路;所述共源共栅电流镜电路包括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三PMOS管和第四PMOS管,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三PMOS管和所述第四PMOS管的栅极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PMOS管和所述第二PMOS管的栅极都接同一偏置电压,所述第一P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三P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P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四P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PMOS管和所述第四PMOS管的源极都接电源电压,所述第二PMOS管的漏极输出控制电压放大信号;所述控制电压放大信号输入到所述环形振荡电路的控制端并用于控制所述环形振荡电路的输出频率;所述环形振荡电路由三级全差分反相器延时单元首尾相连形成;各级所述全差分反相器延时单元包括正相输入端、反相输入端、正相输出端、反相输出端和控制端,各级所述全差分反相器延时单元的正相输入端连接上一级所述全差分反相器延时单元的正相输出端,各级所述全差分反相器延时单元的反相输入端连接上一级所述全差分反相器延时单元的反相输出端,各级所述全差分反相器延时单元的正相输出端连接到下一级所述全差分反相器延时单元的正相输入端,各级所述全差分反相器延时单元的反相输出端连接到下一级所述全差分反相器延时单元的反相输入端;各级所述全差分反相器延时单元的控制端都连接所述控制电压放大信号;各级所述全差分反相器延时单元都分别包括:由第四NMOS管和第七PMOS管组成的第一反相电路,所述第四NMOS管和所述第七PMOS管的栅极连接在一起作为反相输入端,所述第四NMOS管和所述第七PMOS管的漏极连接在一起作为反相输出端;由第五NMOS管和第八PMOS管组成的第二反相电路,所述第五NMOS管和所述第八PMOS管的栅极连接在一起作为正相输入端,所述第五NMOS管和所述第八PMOS管的漏极连接在一起作为正相输出端;所述第七PMOS管和所述第八PMOS管的源极都接所述控制电压放大信号,所述第四NMOS管和所述第五NMOS管的源极都接地;第六NMOS管和第七NMOS管,所述第六NMOS管和所述第七N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六N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七NMOS管的栅极都和所述反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七NMOS管的漏极、所述第六NMOS管的栅极都和所述正相输出端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3394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切割机摆杆上料免划伤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铝合金轮毂激光去毛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