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二次增粘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20347.2 | 申请日: | 2013-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1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剑新;蒋福山;时敬涛;李玉环;梁志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石油燃料油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6/26 | 分类号: | C04B26/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谢小延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二次增粘方法;将基质沥青加热至170~200℃;加入活性增粘剂、分散剂、改性剂和环烷油,待改性剂在沥青中充分溶胀后,开启胶体磨循环剪切,得浇注式专用改性沥青;在在220~240℃,加入活性增粘剂、优质级配矿料,充分拌和均与后,制得二次增粘的浇注式沥青混凝土;活性增粘剂是硫化剂的一种或多种混合而成,分散剂是有机胺类化合物的一种或多种混合而成,改性剂是SBS聚合物的一种或多种混合而成;本方法在沥青混合料拌制阶段调节活性增粘剂加量使得矿料与改性沥青形成好的粘附力,提高了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满足浇注式沥青混凝土技术指标,使得其操作简单,方便可行。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浇注 沥青 混凝土 二次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制备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二次增粘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将反应釜里的基质沥青加热至170~200℃;第二步:基质沥青在500~1000r/min速度下保温搅拌,加入活性增粘剂、分散剂、改性剂和环烷油,按重量百分比,活性增粘剂0.1~0.5%,分散剂0.1~0.5%,改性剂6~14%,环烷油0.5~10%,其余为基质沥青;待改性剂在沥青中充分溶胀后,搅拌速度升至2000~4000r/min,同时开启与反应釜相连的胶体磨循环剪切,得浇注式专用改性沥青;第三步:在沥青混凝土拌合楼,在220~240℃条件下,加入活性增粘剂、浇注式专用改性沥青、优质级配矿料,按重量百分比,活性增粘剂0.01~0.1%、浇注式专用改性沥青6~9%、其余为优质级配矿料,充分拌和均与后,制得二次增粘的浇注式沥青混凝土。上述活性增粘剂是硫化剂的一种或多种混合而成,上述分散剂是有机胺类化合物的一种或多种混合而成,上述改性剂是SBS聚合物的一种或多种混合而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石油燃料油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石油燃料油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2034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