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茄子春大棚培育壮苗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86594.5 | 申请日: | 201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5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黄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震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73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茄子春大棚培育壮苗的方法,由如下步骤构成:①苗床及营养土准备;配制营养土有两种办法:①用隔5~7年未种茄果类作物的园田土70%,腐熟有机肥20%,加5%~10%的草炭、马粪、草木灰,过筛充分混拌而成;②取肥沃的园田土5份,腐熟马粪4份,炉渣1份;另外,每立方米加入磷酸二铵2千克,充分混合、碾碎、过筛;两者都要拌入甲基托布津或敌菌灵、敌克松、苗菌敌等消毒杀菌;②种子消毒处理;③浸种催芽;④播种; ⑤幼苗期管理;⑥分苗床的准备及分苗;⑦分苗后的管理;⑧壮苗指标;该发明是提供一种耐高温、抗病毒、生长势强、结果集中、果大肉厚、较耐寒的辣椒品种、可增加产量的茄子春大棚培育壮苗的方法;不仅能提高的商品等级,利于防病,利于产品连续上市,而且可避免辣椒的落花、落果及落叶,大大提高了当地经济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茄子 大棚 培育 壮苗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茄子春大棚培育壮苗的方法,其特征由如下步骤构成:①苗床及营养土准备:育苗畦以东西向延长,畦长3~5米,畦宽1.2~1.5米。营养土必须透气性好,含有幼苗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每栽培667平方米茄子,需要种子40~50克,每667平方米需苗床5平方米左右;铺床方法是,先铺1层黏重土壤,耙平踩实,上面铺3~5厘米的营养土;配制营养土有2种办法:①用隔5~7年未种茄果类作物的园田土70%,腐熟有机肥20%,加5%~10%的草炭、马粪、草木灰(占3%~5%),过筛充分混拌而成;②取肥沃的园田土5份,腐熟马粪4份,炉渣1份;另外,每立方米加入磷酸二铵2千克,充分混合、碾碎、过筛;两者都要拌入甲基托布津或敌菌灵、敌克松、苗菌敌等消毒杀菌;②种子消毒处理:可采用温汤浸种或药剂处理,以达剑消毒的目的;其方法是,将种子放人55℃水中,不断搅拌,直至降到室温,或用高锰酸钾1000倍液处理15~20分钟;③浸种催芽:茄子浸种时间为10~12小时,要求不断搓洗种子,把黏液除掉,以加快吸水和呼吸,促进发芽。浸种完毕,用清水清洗干净、沥干,将种子包于干净湿布中,放于28℃~30℃的地方催芽。若采取变温处理,每天16小时3℃和8小时20℃交替变温处理,则出芽整齐、粗壮;④播种:将苗床浇透水,将催过芽的种子均匀撒播在床面上,再覆盖1厘米厚的营养土,上覆1层地膜。床面支小拱;棚子。覆盖薄膜.既保持水分义利于提高温度,促进出苗;⑤幼苗期管理:播种后密闭保温,尽量提高苗床温度促进出苗;待80%出苗后及时揭去地膜,并注意放风,降低温度和湿度,防止猝倒病发生。幼苗期,白天温度应维持在25℃~28℃.夜问温度15℃、~18℃。分苗前1天, 将苗床浇1次透水;⑥分苗床的准备及分苗:分苗营养土与播种营养土一样.分苗床土厚8~10厘米,分苗密度为8~10厘米见方。还可分苗于直径10厘米的营养钵中;把营养土装入钵中,用手指在中央插个孔,把苗子栽入孔中,然后封孔浇透水;⑦分苗后的管理:分苗后,将床面支小拱棚以提高温度,尽快恢复根系生长,促进缓苗。一般5~7天即可恢复生长;随后幼苗进入花芽分化阶段,要求适当降低温度,白天温度维持在25℃~27℃,夜间15℃左右;苗床水分管理以满足秧苗对水分的需要为原则,既不要浇水过多,也不要过分控制水分;在秧苗正常生长的情况下以保持畦面见干见湿为原则;如果床土有机肥充足,秧苗生长正常,一般不需追肥;如发现苗子颜色淡绿,秧苗细弱,可用温水将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按1∶1比例溶解后配成0.5%溶液用喷壶喷洒,随后用清水;再喷洒1遍,以防烧伤叶片,前10天,苗床浇1次透水,第二天切坨,并向苗坨间隙撒细潮土进行囤苗。对营养钵育苗,只需挪动一下营养钵,以切断伸向钵外的根系。待秧苗根系愈合后,逐渐加大通风量,降温排湿,进行秧苗锻炼,以增强苗子的适应性;⑧壮苗指标:8~9片真叶展开,株高18~20厘米,茎粗0.5~0.7厘米,叶片肥厚深绿,70%以上现蕾,根系发达,日历苗龄80‑90天达到上述要求即可定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震,未经黄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8659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调整靠背高度的双靠背椅子
- 下一篇:镜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