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嵌段聚合物固定化酶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82635.3 | 申请日: | 201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5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徐冉;李风亭;迟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08 | 分类号: | C12N11/08;D04H1/4326;D04H1/728;D06M15/61;D06M13/123;D06M16/00;D06M101/26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嵌段聚合物固定化酶的方法。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嵌段聚合物溶于一定质量配比的N,N-二甲基甲酰胺和四氢呋喃中,通过静电纺丝法制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纳米纤维膜,并以其作为酶的固定化载体,通过聚乙二胺氨化和戊二醛活化的方法将酶固定到纳米纤维膜上。本发明利用纳米纤维膜的高比表面积、高空隙率,可以得到具有载酶量高、催化效率高的纳米纤维膜固定化酶。该固定化酶具有易于从反应体系中回收、可反复多次使用、能提高酶的利用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以及制备过程简单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合物 固定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嵌段聚合物固定化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纳米纤维膜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嵌段聚合物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和四氢呋喃组成的溶液中,配成重量百分比为5%~15%的溶液,充分溶解后,注入到静电纺丝装置中,在电压为15~25千伏,喷丝头溶液流量为0.5~1.5毫升/小时、接收距离为10~20厘米的条件下进行电纺丝,获得纤维直径为100~500nm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纳米纤维膜,将纳米纤维膜在真空干燥箱中在30℃~50℃的条件下干燥5小时~10小时,即得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纳米纤维膜;其中:N,N‑二甲基甲酰胺和四氢呋喃的质量比为1:1~1:4;(2)将步骤(1)所得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纳米纤维膜浸入 1%~10%的聚乙二胺水溶液中,密封后于70℃的恒温条件下震荡1~3小时,震荡速度为30~120转/分钟;取出处理后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纳米纤维膜并用pH为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充分冲洗,以除去膜上残余的聚乙二胺;将胺化之后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纳米纤维膜浸入1%~5%的戊二醛水溶液中,密封后于25℃恒温条件下震荡1~2小时,震荡速度为30~120转/分钟;(3)将步骤(2)所得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纳米纤维膜用pH为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充分冲洗,以除去膜上残余戊二醛;将经过戊二醛活化的纳米纤维复合膜浸没于浓度为0.1~2毫克/毫升的酶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密封后于4℃的恒温条件下震荡1~5小时,震荡速度为30~120转/分钟;从溶液中取出纳米纤维膜,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3~5次,即可得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纳米纤维膜固定化酶;将固定化酶的纳米纤维膜浸入pH为7.0的磷酸缓冲溶液中,于4℃下储存备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8263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