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准冲压模具及其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1046.3 | 申请日: | 201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0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云亮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孙皓;林虹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准冲压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根据模具实现的冲压工艺不同,上、下模组件可以倒置使用;在上述部件上对应划分相同部分区和不同部分区,相同部分区为不依赖于任何产品的相同部分,不同部分区为依赖于产品的区别部分,相同部分区先行加工。准冲压模具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冲压摸具分成两个区,相同部分区和不同部分区;B、在相同部分区进行预先设计和加工,留出不同部分区再根据产品设计和加工。本发明可以显著缩短冲压模具的制造周期。这种系列化的准模具可以集中采用大规模生产的方式预先设计和加工完成,因此,本发明可以显著降低冲压模具的制造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冲压 模具 及其 制造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准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准冲压模具为准复合落料模,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1)、上模垫板(4)、上模固定板(2)、上模(3),上模(3)为凹模板,凹模板固定在上模固定板(2)上,上模固定板(2)固定在上模座(1)上,上模固定板(2)与上模座(1)之间设有上模垫板(4);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卸料板(9)、下模固定板(10)、下模座(11)、垫铁(121),下模固定板(10)固定在下模座(11)上,下模座(11)固定在垫铁(121)上,下模卸料板(9)可移动地安装在下模固定板(10)上;根据模具实现的冲压工艺不同,上下模组件可以倒置使用;在上述部件上对应划分相同部分区和不同部分区,相同部分区为不依赖于任何产品的相同部分,不同部分区为依赖于产品的区别部分,相同部分区先行加工;不同部分区设置在凹模板的中间区域,上述各部件的不同部分区为凹模板不同部分区在该部件上的垂直投影,其余的区域为相同部分区;上模组件的相同部分区内设有内导套(34)、第一上模定位销(21)、第二上模定位销(22)、第三上模定位销(23)、第一上模紧固件(41)、第二上模紧固件(42)、第三上模紧固件(43)、外导套(32),上模座(1)上设有上模具吊装螺丝孔(101)、第一上模紧固件(41)的安装孔、第一上模定位销(21)的安装孔和外导套(32)的安装孔;上模垫板(4)上设有第一上模紧固件(41)的安装孔、第二上模紧固件(42)的安装孔和第一上模定位销(21)的安装孔、第二上模定位销(22)的安装孔;上模固定板(2)上设有第一上模紧固件(41)的安装孔、第二上模紧固件(42)的安装孔、第三上模紧固件(43)的安装孔、第一上模定位销(21)的安装孔、第二上模定位销(22)的安装孔、第三上模定位销(23)的安装孔和内导柱(33)的避位孔;凹模板上设有第一上模紧固件(41)的安装螺丝孔、第二上模紧固件(42)的安装螺丝孔、第三上模紧固件(43)的安装螺丝孔、第一上模定位销(21)的安装孔、第二上模定位销(22)的安装孔、第三上模定位销(23)的安装孔和内导套(34)的安装孔;下模组件的相同部分区内设有下模卸料螺丝(53)、下模卸料弹簧(54)、第一下模定位销(24)、第一下模紧固件(44)、第二下模紧固件(45)、内导柱(33)、外导柱(31);下模卸料板(9)上设有下模卸料螺丝(53)的安装螺丝孔和内导柱(33)的安装孔;下模固定板(10)上设有第一下模紧固件(44)的安装螺丝孔、第一下模定位销(24)的安装孔、下模卸料弹簧(54)的安装孔和内导柱(33)的安装孔;下模座(11)上设有下模具吊装螺丝孔(1101)、内导柱(33)的避位盲孔、第一下模紧固件(44)的安装孔、第二下模紧固件(45)的安装孔、下模卸料螺丝(53)和下模卸料弹簧(54)的安装孔、第一下模定位销(24)的安装孔和外导柱(31)的安装孔;垫铁(121)上设有第二下模紧固件(45)的安装螺丝孔;上模座(1)上外导套(32)的安装孔与下模座(11)上外导柱(31)的安装孔位置相同,两者的中轴线为同一中轴线;凹模板上内导套(34)的安装孔与下模卸料板(9)上和下模固定板(10)上内导柱(33)的安装孔位置相同,两者的中轴线为同一中轴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云亮,未经张云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8104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核酸扩增产物实时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吸尘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