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甘薯种苗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70913.3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0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列洪;沈升法;李兵;季志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沈伾伾 |
地址: | 31002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薯种苗的生产方法,属于农作物育苗技术领域。方法包括:(1)种薯排种育苗;(2)纸册微营养钵准备;(3)割苗扦插;(4)发根;(5)装箱、运输及销售等步骤。该方法大幅度提高了单位面积种苗产量,并保证了扦插苗质量,有效苗率高达97-98%,显著降低了育苗劳动力强度及其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工厂化生产,且其纸钵种苗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运输、货架销售期长达15-20天,种植期灵活,成活率高等优点。本发明可在甘薯生产地区、种苗公司企业推广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甘薯 种苗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甘薯种苗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1)种薯排种育苗:按常规设施育苗方法准备好苗床和种薯,苗床排种时,在大薯块间填入适宜的小薯块,平放或头上尾下地竖放或斜放,以提高单位面积排种量,覆盖细土3cm后始浇水、育苗; (2)微营养钵纸册的准备:采用市场商品化的孔径1.9cm、高度15cm的育苗纸钵册,使用时,按其高度分切成3段后,在纸钵内灌入细土或营养土、浇透水,再按每100纸钵纵向装入一个底部带透水小孔的塑料盒内后,备用;(3)割苗扦插:待薯苗整体长至20~30cm后贴地面全部割下,按薯苗大小分级并丢弃无展开叶的幼苗后,按塑料盒内每纸钵插1株薯苗至1个节位深的方式进行扦插;其后按上述同样方式每周定期割苗、扦插1次,连续进行5‑7次;(4)发根:将插好苗的纸钵连同塑料盒放入大棚或温室内的多层立架上,立架的底层设为水槽,并在整个立架的四周用薄膜围护、封闭;大棚或温室白天控制在28~30℃,晚上20~22℃,相对湿度85%~95%的条件下进行发根,4~7天纸钵底部露出白根,将其中10~30cm的大、中苗先移至大棚内放置1天,再露地放置1天炼苗后即可装箱销售;小苗需继续在立架内培育7天,至苗长12cm,按同法炼苗后装箱销售;(5)装箱、运输及销售:纸箱侧面需开孔透气,待薯苗叶片干燥后,按塑料盒横卧、头尾交叉叠压、且每层间用无纺布隔离形式装箱;运抵目的地后及时开箱、浇透水后上货架,在自然散射光、保持纸钵湿润条件下可销售15‑20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7091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