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扭转减振器组件及离合器盘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59694.9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0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P·汉德里克;M·布克哈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121 | 分类号: | F16F15/121;F16D13/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11256 | 代理人: | 苏娟 |
地址: | 德国腓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别是在离合器盘中的扭转减振器组件,包括带有第一输入区域和可克服第一减振元件组件的作用绕旋转轴线相对于第一输入区域旋转的第一输出区域的在较低待传递扭矩范围内弹性作用的第一减振区域、带有第二输入区域和可克服第二减振元件组件的作用绕旋转轴线相对于第二输入区域旋转的第二输出区域的在较高待传递扭矩范围内弹性作用的第二减振区域,第一减振区域包括第一减振级和第二减振级,其弹性地作用直至与第二减振级相比较低的扭矩,扭转减振器组件还包括至少当第一减振级的输入区域相对于第一减振级的输出区域绕旋转轴线旋转且当第二减振级的输入区域相对于第二减振级的输出区域绕旋转轴线旋转时始终产生摩擦力的摩擦构造部。 | ||
搜索关键词: | 扭转 减振器 组件 离合器 | ||
【主权项】:
一种扭转减振器组件,其包括:‑在较低的待传递扭矩的范围内弹性地起作用的第一减振区域(16),所述第一减振区域具有第一输入区域(24)和能克服第一减振元件组件(38)的作用围绕旋转轴线(A)相对于所述第一输入区域(24)旋转的第一输出区域(28),‑在较高的待传递扭矩的范围内弹性地起作用的第二减振区域(18),所述第二减振区域具有第二输入区域(48)和能克服第二减振元件组件(58)的作用围绕所述旋转轴线(A)相对于所述第二输入区域(48)旋转的第二输出区域(54),‑其中,所述第一减振区域(16)包括第一减振级(20)和第二减振级(22),其中,所述第一减振级(20)弹性地起作用直至与所述第二减振级(22)相比较低的扭矩,‑其中,所述第一减振级(20)包括输入区域(36)和能克服所述第一减振元件组件(38)的第一减振元件单元(40)的作用围绕所述旋转轴线(A)相对于其输入区域(36)旋转的输出区域(30),‑其中,所述第二减振级(22)包括输入区域(26)和能克服所述第一减振元件组件(38)的第二减振元件单元(42)的作用围绕所述旋转轴线(A)相对于其输入区域(26)旋转的输出区域(34),‑摩擦构造部(120),用于至少当所述第一减振级(20)的输入区域(36)相对于所述第一减振级(20)的输出区域(30)围绕所述旋转轴线(A)旋转并且当所述第二减振级(22)的输入区域(26)相对于所述第二减振级(22)的输出区域(34)围绕所述旋转轴线(A)旋转时始终产生摩擦力,‑中间元件(32),其提供所述第二减振级(22)的输出区域(34)和所述第一减振级(20)的输入区域(3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未经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5969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