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少白烟发生装置及利用其的废热及用水回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46315.2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0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赵吉焕;赵韩律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吉焕;赵韩律 |
主分类号: | F28B1/02 | 分类号: | F28B1/02;F28F3/02;F28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韩国庆尙***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白烟发生装置及利用其的废热及用水回收方法,提供一种特征为包括排出气体投入管、用水回收部、显热交换器、第1潜热交换器、第2潜热交换器、气水分离器、排出部、循环管及混合管的减少白烟发生装置。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减少白烟发生装置的废热及用水回收方法,包括:第1步骤,把尾气供应给用水回收部;第2步骤,供应给所述用水回收部的尾气供应给显热交换器;第3步骤,所述显热交换器尾气供应给第1潜热交换器;第4步骤,所述第1潜热交换器的尾气供应给第2潜热交换器;第5步骤,所述第2潜热交换器的尾气供应给气水分离区;第6步骤,所述气水分离器的尾气供应给排出部。 | ||
搜索关键词: | 减少 发生 装置 利用 回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减少白烟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出气体投入管(4),其供应包含水蒸气的尾气;用水回收部(10),其与所述排出气体投入管(4)连接,通过在一侧形成的排出气体投入口(11)接受排出气体供应,在上部形成有平板形的用水回收部上部板(13),在下部一侧具有圆筒形的用水回收管(15),其中,所述用水回收部上部板(13)在内侧形成有贯通的用水回收孔(12);显热交换器(20),其配备于所述用水回收部(10)的上部,在用水回收部上部板(13)上部结合配备有下部板(21),所述下部板(21)与用水回收部上部板(13)对应地具有在内侧贯通的空间,在下部板(21)的上部配备有波形热交换区(23),与下部板(21)垂直地结合有多个以波形构成的波纹板(6),而且,所述波纹板(6)的波形分别对称,在波纹板(6)之间形成有能够供尾气移动的排气管道(22),在波形热交换区(23)的上部与下部,分别配备有平板形的热交换区盖(24),所述热交换区盖(24)与排气管道(22)对应地形成有通孔,使尾气能够移动;在波形热交换区(23)的外周面上,配备有在两侧贯通形成有空气流入口(25)及空气排出口(26)的侧面板(27);在侧面板(27)的上部具有上部板(28),所述上部板(28)与下部板(21)对应地在内侧形成有贯通的空间;第1潜热交换器(30),其在所述显热交换器(20)上部配备有第1潜热交换器下部板(31),所述第1潜热交换器下部板(31)与上部板(28)对应地具有在内侧贯通的空间;在第1潜热交换器下部板(31)的上部配备有第1潜热波形热交换区(33),与第1潜热交换器下部板(31)垂直地结合有多个以波形构成的波纹板(6),而且,所述波纹板(6)的波形分别对称,在波纹板(6)之间形成有能够供尾气移动的第1潜热排气管道(32);在第1潜热波形热交换区(33)的上部与下部,分别配备有平板形的第1潜热热交换区盖(34),所述第1潜热热交换区盖(34)与第1潜热排气管道(32)对应地形成有通孔,以便尾气能够移动;在第1潜热波形热交换区(33)的外周面上,与第1潜热交换器下部板(31)垂直地配备有第1潜热交换器侧面板(35),在第1潜热交换器侧面板(35)的上部配备有第1潜热交换器上部板(36),所述第1潜热交换器上部板(36)分别层叠配备成多段,与第1潜热交换器下部板(31)对应地形成有在内侧贯通的空间,在多段层叠的上部一侧配备有接受水供应的水流入口(37),在下部一侧配备有排出水的水排出口(38),在多段层叠的内部,在每个层叠的多段上部,以Z字形在一侧上部与另一侧下部对称地贯通形成有水循环孔(39),以便水从上部向下部通过;第2潜热交换器(40),其配备于所述第1潜热交换器(30)的上部,在第1潜热交换器上部板(36)上部结合配备有第2下部板(41),所述第2下部板(41)与第1潜热交换器上部板(36)对应地具有在内侧贯通的空间;在第2下部板(41)的上部配备有第2波形热交换区(43),与所述第2下部板(41)垂直地结合多个以波形构成的波纹板(6),而且,所述波纹板(6)的波形分别对称,在波纹板(6)之间形成有供尾气能够移动的第2排气管道(42);在第2波形热交换区(43)的上部与下部,分别配备有平板形的第2热交换区盖(44),所述第2热交换区盖(44)与第2排气管道(42)对应地形成有通孔,以便尾气能够移动;在第2波形热交换区(43)的外周面上配备有第2侧面板(47),所述第2侧面板(47)分别在一侧贯通形成有外气排出口(45),在另一侧贯通形成有供外部空气流入的外气流入口(46);在外气流入口(46)配备有平板形的上部分散板(48),所述上部分散板(48)形成有多个贯通孔,分散供应尾气;在第2侧面板(47)的上部具有第2上部板(49),所述第2上部板(49)与第2下部板(41)对应地形成有在内侧贯通的空间;气水分离器(50),其配备于所述第2潜热交换器(40)的上部,在第2上部板(49)上部结合配备有气水分离器下部板(51),所述气水分离器下部板(51)与第2上部板(49)对应地具有在内侧贯通的空间;在气水分离器下部板(51)的上部,分别隔开配备有多个气水分离区(52),所述气水分离区(52)以板状形成,向上侧方向具有Z字形态;在各个气水分离区(52)的上部前端配备有向下侧折弯形成的切断区(53),在气水分离区(52)及切断区(53)的外周面配备有气水分离器侧面板(54),在气水分离器侧面板(54)的上部具有气水分离器上部板(55),所述气水分离器上部板(55)与气水分离器下部板(51)对应地形成有在内侧贯通的空间;排出部(60),其配备于所述气水分离器(50)上部,在气水分离器上部板(55)上部结合配备有排出口下部板(61),所述排出口下部板(61)与气水分离器上部板(55)对应地具有在内侧贯通的空间;在排出口下部板(61)的上部配备有排出口侧面板(62),所述排出口侧面板(62)上部及下部开放形成,外周面向上侧方向收窄;在排出口侧面板(62)的一侧形成有贯通的流入孔(63);循环管(70),其与所述显热交换器(20)的空气流入口(25)及第2潜热交换器(40)的外气排出口(45)连接配备,把第2潜热交换器(40)的外部空气供应给显热交换器(20);混合管(80),其连接配备于所述显热交换器(20)的空气排出口(26)及排出部(60)的流入孔(63),把通过空气排出口(26)排出的外部空气通过流入孔(63)供应给排出部(6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吉焕;赵韩律,未经赵吉焕;赵韩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4631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用岸基双冷媒组合式空调
- 下一篇:多功能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