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红茶发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14648.7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2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龚自明;滕靖;郑鹏程;高士伟;王雪萍;叶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F3/08 | 分类号: | A23F3/08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430209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全自动红茶发酵装置,包括外筒(1)、内滚筒(9)、机架(21)、转动马达(8)、链轮、链条(7)、温湿度控制系统和PLC可编程控制系统(50),外筒(1)筒壁上设置有进风口(12)和出风口(13),内滚筒(9)筒壁上设有气孔(14),外筒(1)内壁上的气道(17)与进料端(10)和出风口(13)相连通,进风口(12)、出风口(13)和进料端(10)安装有温湿度检测传感器(37),温湿度控制系统包括风机(38)、降温功能组件(39)、加热器(40)、加湿器(41)、进气阀(42)和出气阀(43)。自动化控制,控温精确,茶叶发酵均匀一致。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红茶 发酵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全自动红茶发酵装置,包括外筒(1)、内滚筒(9)、机架(21)、转动马达(8)、链轮和链条(7),所述内滚筒(9)的前端设置有进料端(10),内滚筒(9)的后端设置有出料端(11),所述的外筒(1)筒壁上设置有进风口(12)和出风口(13),内滚筒(9)后端筒壁上均匀排列有气孔(14),外筒(1)内壁上设置有封闭的气道(1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口(12)、出风口(13)和进料端(10)分别安装有温湿度检测传感器(37),该全自动滚筒式红茶发酵装置还包括温湿度控制系统和PLC 可编程控制系统(45),所述的温湿度控制系统包括风机(38)、降温功能组件(39)、加热器(40)、加湿器(41)、进气阀(42)和出气阀(43),所述风机(38)、降温功能组件(39)、加热器(40)和加湿器(41)设置在机架(21)上,所述风机(38)的出风端经管路与进风口(13)相连接,风机(38)的进风端经管路与加湿器(41)的出风端相连接,加湿器(41)的进风端经管路与加热器(40)的出风端相连接,加热器(40)的进风端经管路与降温功能组件(39)的出风端相连接,降温功能组件(39)的进风端经管路与出风口(13)相连接,加热器(40)与加湿器(41)相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进气阀(42),降温功能组件(39)与出风口(13)相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出气阀(43),所述的温湿度检测传感器(37)、风机(38)、降温功能组件(39)、加热器(40)、加湿器(41)和转动马达(8)分别通过信号线接至PLC 可编程控制系统(5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未经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1464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