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正负极性波头时序间隔的单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9129.8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7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束洪春;田鑫萃;高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正负极性波头时序间隔的单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属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领域。输电线路发生雷电且雷击点与闪络点不一致时,测量端检测并记录电流行波数据;根据行波相关特性,对雷击点和故障点在输电线路上的分布情况进行判断,利用小波变换对电流行波数据的模极大值进行求解,在时间轴上得到行波波头;对到达测量端的行波波头的极性和到达时刻进行标定,利用同性质波头出现的周期(即相邻波头的时序间隔)与故障位置的对应关系,通过相应的公式求取多组故障距离,对多组故障距离求平均值得到故障测距结果。具有可减少测距设备投入,测距误差小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正负 极性 时序 间隔 行波 故障 测距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利用正负极性波头时序间隔的单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1.1雷击发生后,测量端检测并记录电流行波数据;1.2根据检测的电流行波相关特性,对雷击点和故障点在输电线路上的分布情况进行判断;1.3利用小波变换对电流行波数据的模极大值进行求解,在时间轴上得到行波波头;1.4根据雷击点和故障点在输电线路上分布情况的判断结果,从电流初始行波首次到达测量端的时刻为起点,在后续
时间长度内对到达测量端的行波波头的极性和到达时刻进行标定;其中,
为输电线路的长度,
行波在输电线路上的传播速度;1.5求取正负极性行波波头的时间序列间隔,利用相应的公式求取多组故障距离,对多组故障距离求平均值得到故障测距结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9912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