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铣削刀具以及铣削刀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5467.5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35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安德斯·诺尔斯泰特;乌尔里克·苏恩维乌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特维克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02 | 分类号: | B23C5/02;B23C5/2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 | 代理人: | 蔡石蒙,车文 |
地址: | 瑞典桑***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铣削刀具和铣削刀片。一种双面可转位的铣削刀片包括两个前刀面,在该前刀面之间延伸有周向余隙面,该余隙面过渡到前刀面并且与前刀面一起形成外围切削刃,每个前刀面包括用于将铣削刀片旋转紧固于若干转位位置之一的锁定机构。沿着各个前刀面的外围形成多个切向间隔开的切削刃,该切削刃分别从第一端向第二端以锐角俯仰角升高,径向上位于各个切削刃内侧的前刀面则通过从下边界线升高到峰顶而跟着切削刃,且该前刀面经由所述峰顶转变为下降的肩部表面,该肩部表面用作旋转紧固的锁定机构。每个前刀面包括各个支承表面,该支承表面位于成对的相邻前刀面之间且处在与成对的相邻前刀面不同的高度。铣削刀具配备一个或多个所述铣削刀片。 | ||
搜索关键词: | 铣削 刀具 以及 刀片 | ||
【主权项】:
一种铣削刀具,包括基体(1)和双面、可转位的铣削刀片(2),所述基体(1)包括前端和后端(6,7)以及刀座(11),中心轴线(C1)在所述前端和后端(6,7)之间延伸,所述基体能够在所述中心轴线(C1)上旋转,且包络表面(8)与所述中心轴线(C1)同心,所述刀座(11)形成有连接表面(19)且位于所述包络表面与所述前端之间的过渡区中;所述双面、可转位的铣削刀片(2)包括沿着所述铣削刀片的中心轴线(C3)分隔开且垂直于所述铣削刀片的中心轴线(C3)的两个前刀面(31),所述前刀面与中性平面(NP)等距分隔开,且余隙面(32)在所述前刀面之间延伸,所述余隙面(32)过渡到所述前刀面(31)且与所述前刀面(31)一起形成外围切削刃(33),所述刀座(11)的所述连接表面(19)位于所述基体中的镶装空间位置,在所述镶装空间位置,轴向镶装角(α)以及径向镶装角(β)为负的,以便在所述铣削刀片的作用切削刃后方提供余隙,且所述铣削刀片借助于紧固装置(5)而被夹持在所述刀座(11)中并且借助于所述铣削刀片(2)的所述前刀面(31)和所述刀座(11)中的所述连接表面(19)中的协作的锁定机构(41,54)而被旋转地固定于若干转位位置中的一个转位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削刀片(2)形成有多个切削刃(33),所述多个切削刃(33)沿着各个所述前刀面(31)的外围在切向上间隔开且分别单独地从第一端(34)朝向第二端(35)以锐角俯仰角(δ)相对于所述铣削刀片的所述中心轴线(C3)轴向地升高,径向上位于各个切削刃内侧的前刀表面(36)则通过从下边界线(37)升高到峰顶(38)而跟着所述切削刃,且所述前刀表面经由所述峰顶(38)转变成下降的肩部表面(41),所述下降的肩部表面(41)被压靠在包括于所述刀座的所述连接表面(19)中的止挡表面(54)上,从而与所述止挡表面一起形成所述锁定机构,且支承表面(43)被包括在所述铣削刀片(2)的各个所述前刀面(31)中,所述支承表面(43)位于成对的相邻前刀表面(36)之间并且处在与所述成对的相邻前刀表面(36)不同的高度,并且所述支承表面(43)被压靠在支撑表面(53)上,所述支撑表面(53)被包括在所述刀座的所述连接表面(19)中且形成于凸出部(52)上,所述凸出部(52)中的每一个包括止挡表面(54),且在所述凸出部(52)之间延伸有凹谷表面(57),各个所述前刀表面的所述峰顶(38)与所述铣削刀片的各个所述支承表面(43)之间的高度差小于所述凸出部(52)的所述支撑表面(53)与相邻的凹谷表面(57)之间的高度差,从而保持所述铣削刀片的所述前刀表面(36)与所述连接表面的所述凹谷表面间隔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特维克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特维克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3546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加热气化器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控制热轧钢卷内圈压痕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