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冷凝外保温墙体内外侧空气层厚度的设计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31366.0 申请日: 2013-01-28
公开(公告)号: CN103088937A 公开(公告)日: 2013-05-08
发明(设计)人: 苏向辉;罗金凤;许硕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主分类号: E04B2/00 分类号: E04B2/00;E04B1/62;E04B1/66;E04B1/70;E04B1/76
代理公司: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代理人: 贺翔
地址: 210016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防冷凝外保温墙体内外侧空气层厚度的设计方法,属于墙体结构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外保温墙体传热传湿数学模型;(2)湿积累率确定;(3)有限容积法求解热湿耦合方程。该方法从根本上克服建筑墙体内部易受潮冷凝、霉变、不透气的致命缺陷,能全面性地、突破性地提高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保温节能性能以及室内居住的舒适度。
搜索关键词: 冷凝 保温 墙体 外侧 气层 厚度 设计 方法
【主权项】:
1.一种防冷凝外保温墙体的内外侧空气层厚度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墙体由室内向室外包括内饰板(10)、内侧空气层(9)、水蒸气阻碍层(8)、基层承重墙体(7)、阻燃型保温材料层(5)、水分扩散层(4)、防水层(3)、外侧空气层(2)、外饰板(1);并且内饰板(10)上下均设有内层通孔(11),上方的内层通孔(11)与空调的回风口(14)相连以使内侧空气层(9)形成负压,让内侧空气层(9)与室内形成空气对流;并且外饰板(1)上下均设有使外侧空气层(2)与室外联通形成空气对流的外层通孔(13); 内侧空气层(9)和外侧空气层(2)厚度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1)、建立外保温墙体传热传湿数学模型 建筑墙体高度和宽度远大于厚度,假设室内外温差和水蒸气压力差作用下的热湿传递仅沿墙体厚度方向,并且假设: a.材料各向同性; b.材料中不存在宏观的液体流动; c.材料导热系数是温度和总含湿量的函数; d.各相处于热平衡状态; e.不考虑墙体内外壁面处的蒸发潜热; f.不考虑温湿梯度对墙体内外壁面处湿平衡的影响; 则关于每层多孔材料的能量和质量守恒方程式分别为: 边界条件: 初始条件: T(x,0)=Tbv(x,0)=ρvb    (7) 式中T为温度(K),t为时间(s),x为坐标,λ=λdry+0.6U,λdry为材料干燥时的导热系数(W/(m·K)),U为材料的总含湿量(kg/kg),cp为材料的比热(J/(kg·K)),ρ为材料的密度(kg/m3),hlv为蒸发潜热(J/kg),Γ为湿积累率(kg/(m3·s)),ρv为水蒸气密度(kg/m3),ε为材料的孔隙度(m3/m3),α为对流换热系数(W/(m2·K)),β为对流湿交换系数(kg/(m2·s)),β=α/cp,,Dv为材料中的水蒸气扩散系数(m2/s),Da为空气中的水蒸气扩散系数m2/s,Da=Dv·μ,μ为材料的水蒸气扩散阻力系数(无因次),Rv为水蒸气的气体常数J/(kg·K),下标:O,N分别指室内、室外边界;in和out分别指室内外环境;b指初始值; (2)、湿积累率确定 当材料内无冷凝,湿积累由下式确定: 令:当材料内出现冷凝,在冷凝区液体与水蒸气处于平衡状态,水蒸气浓度达到饱和,并且水蒸气浓度仅由温度决定,计ρv即:此时湿积累唯一由质平衡方程确定: 材料的含湿量: (3)、有限容积法求解热湿耦合方程 将材料内无冷凝的Γ(x,t)代入原方程(1),(2),则能量和质量守恒方程为下列形式: 将材料内出现冷凝的Γ(x,t)代入原方程(1),(2)可得: 方程(13)-(15)可以写成通式: 当材料内无冷凝时的系数:当材料内出现冷凝时的系数:A=B=D=0; a.对内部节点进行积分: 对方程(16)在dx,dt内进行积分:在内部节点处理时,用P,E,W表示所研究的节点及相邻的两个节点,用e,w表示相应的界面,用上标0表示非稳态问题的上一时层的值,相邻两节点的距离以δx表示,用Δx表示相邻两界面间的距离。 即: 即: 所以同理,方程(17)也在dx,dt内积分可以得到: 经整理得到: b.温度边界处理 在边界节点处理时,用WI、EO表示内、外边界处节点,PI、PO表示与内、外边界相距0.5△x处节点,相应内边界条件式(3)可处理为下述形式: 即: 同理,外边界条件式(4)可处理为下述形式: 式(26)和式(27)可写成下列形式: TWI=k3TPI+K4Tin    (28) TEO=m3TPO+m4Tout    (29) c.湿度边界处理 对边界条件式(5)和(6)进行上述相同边界处节点方法: 内边界: 即: 外边界: 式(31)和式(32)可写成下列形式: (ρv)WI=k1v)PI+k2v)in    (33) (ρv)EO=m1v)PO+m2v)out    34) 对于紧挨内外边界处的控制体的方程形式,由于边界处的参数未知,为消除未知 量TWI,(ρv)WI和TEO,(ρv)EO,将式(28)、(29)、(33)、(34)分别代入各自的控制方程(23)-(24),得到由外界空气参数所影响的方程形式: (35)(37)综合上述公式(23)-(24),(35)-(38)可以写成: Ma×T+Mb×ρv=T0    (39) Maa×T+Mbb×ρv=RH0    (40) 其中,Ma,Mb,Maa,Mbb,T0,RH0矩阵都为已知的常数矩阵,进而可以编制程序求取温度场和湿度场T,ρv;求出温度场和湿度场之后,即可求出总含湿量U;由于材料的物性参数随材料本身的温度及含湿量变化,因此用上一时刻的物性参数值计算下一时刻的温度场和湿度场及热流密度,并更新材料的物性参数;对每一个给定的结构内外侧空气层厚度,根据所计算的瞬态温度场和热流密度可计算出结构的瞬态传热系数K,通过判断传热系数K的值是否超过[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6~8)]标准中所给出的限值,分析确定空气层的厚度范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3136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