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镜阵列以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2224.6 | 申请日: | 201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4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森冈心平;涩谷和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丁文蕴;王莉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能对应于小型化以及多通道化的同时有效地得到监视光,并且能够提高成品率及操作性的简化的透镜阵列以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如下:在由接合剂(20)将棱镜(18)接合于棱镜配置用凹部(16)内时,由在透镜排列方向上与棱镜配置用凹部(16)连通的第一防止气泡滞留用凹部(25)及第二防止气泡滞留用凹部(26),来防止接合剂(20)向棱镜配置用凹部(16)和棱镜(18)之间的各个发光元件(7)的光的光路上的气泡滞留,并且由防止接合剂流入用凹缘部(27)来防止接合剂(20)向全反射面14上的流入。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阵列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透镜阵列,其配置在光电转换装置和光传输体之间,上述光电转换装置排列形成多个发光元件并且形成对用于监视从上述多个发光元件的至少一个发出的光的监视光进行受光的至少一个受光元件,上述透镜阵列能够将上述多个发光元件和上述光传输体的端面光耦合,上述透镜阵列的特征在于,具备:多个第一透镜面,其在透镜阵列主体的上述光电转换装置侧的第一面上以在对应于上述多个发光元件的规定排列方向上排列的方式形成,且供每个上述多个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分别进行入射;多个第二透镜面,其在与上述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与上述第一面邻接的上述透镜阵列主体的上述光传输体侧的第二面上以沿着上述排列方向排列的方式形成,且使分别入射到上述多个第一透镜面的每个上述多个发光元件的光分别朝向上述光传输体的端面射出;至少一个第三透镜面,其相对于上述第一面的上述多个第一透镜面而形成在上述第二面侧的位置,且使从上述透镜阵列主体内部侧射入的上述监视光朝向上述受光元件射出;全反射面,其在上述透镜阵列主体的与上述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三面上与上述多个第一透镜面对置地形成,且使入射到上述多个第一透镜面的每个上述多个发光元件的光朝向上述多个第二透镜面侧全反射;棱镜配置用凹部,其在相对于上述第三面的上述全反射面而位于上述第二面侧的位置且与上述第三透镜面对置的位置上以位于连接上述多个第一透镜面和上述多个第二透镜面的光路上的方式凹入形成;棱镜,其配置于该棱镜配置用凹部内,形成朝向上述多个第二透镜面侧前进的每个上述多个发光元件的光的光路;反射/透射层,其配置于该棱镜的每个上述多个发光元件的光的入射面上,使由上述全反射面全反射后的每个上述多个发光元件的光以规定的反射率反射到第三透镜面侧并且以规定的透射率透射到上述入射面侧,此时使每个上述多个发光元件的光的至少一个作为上述监视光而反射;透光性接合剂,其填充于上述棱镜配置用凹部和上述棱镜之间,使上述棱镜接合于上述棱镜配置用凹部内;第一防止气泡滞留用凹部,其在上述第三面上并在上述排列方向的一方与上述棱镜配置用凹部连通,并且以从每个上述多个发光元件的光的光路上偏离的方式凹入形成,用于防止在上述棱镜的接合时上述接合剂向上述棱镜配置用凹部和上述棱镜之间的每个上述多个发光元件的光的光路上的气泡滞留;第二防止气泡滞留用凹部,其在上述第三面上并在上述排列方向的另一方与上述棱镜配置用凹部连通,并且以从每个上述多个发光元件的光的光路上偏离的方式凹入形成,用于防止上述接合剂的气泡滞留;以及防止接合剂流入用凹缘部,其在上述第三面上以包围上述棱镜配置用凹部、上述第一防止气泡滞留用凹部及上述第二防止气泡滞留用凹部的各开口的方式凹入形成,用于防止在上述棱镜的接合时上述接合剂向上述全反射面上流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8005222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美容祛斑液的制造(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咖啡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