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可持续利用的稻田生态灌排小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2470.6 | 申请日: | 2012-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7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国;单艳红;潘杰华;吕寒;巢军委;戴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B11/00 | 分类号: | E02B11/00;E02B13/00;E02B13/02;A01G2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循文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可持续利用的稻田生态灌排小区,由生态灌水渠道、生态田埂、生态拦截排水沟道、稻田、生态分水闸和生态排水排渍控制装置组成,生态灌水渠道在靠稻田一侧的壁上设有灌水管道;生态田埂的横断面为梯形;生态拦截排水沟道的横断面为梯形,混凝土板材上分布有多个长方形孔洞;生态分水闸为楔式闸板式闸阀节制闸,设于灌水管道上;生态排水排渍控制装置由箱体和挡板组成。本实用新型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安排不仅能有效降低稻田的排水量和排水中N、P营养元素的负荷,而且能降低灌水成本和提高灌水效率,在我国稻田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可持续 利用 稻田 生态 小区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可持续利用的稻田生态灌排小区,由生态灌水渠道(1)、生态田埂(2)、生态拦截排水沟道(3)、稻田(4)、生态分水闸(5)和生态排水排渍控制装置(6)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灌水渠道的横断面为“U”形,其壁采用混凝土硬质化,在靠稻田一侧的壁上设有灌水管道;所述生态田埂的横断面为梯形;所述生态拦截排水沟道的横断面为梯形,其侧壁和底部采用混凝土板材硬质化,所述混凝土板材上分布有多个长方形孔洞;所述稻田是一个由生态灌水渠道、生态田埂和生态排水沟道围成的区域;所述生态分水闸为楔式闸板式闸阀节制闸,设于灌水管道上;所述生态排水排渍控制装置由箱体(7)和挡板(8)组成,所述箱体的顶部高出稻田田面且对外开放,所述箱体的底部低于稻田田面且其上分布着孔,所述箱体的前侧壁上沿设有节制闸(9),前侧壁靠近下沿的部位设有排渍孔(10),所述箱体的后侧壁靠近下沿的部位设有排水孔(11);所述挡板(8)可拆卸的设于排渍孔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46247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