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细纱机落纱用自动批量插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1368.X | 申请日: | 201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6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徐林森;刘进福;胡晓娟;代华亮;施云高;赵贤相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01H9/04 | 分类号: | D01H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素卿 |
地址: | 21316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是一种细纱机落纱用自动批量插管机,以其包括电控装置,机架,纱管箱,取管装置和插管装置为主要特征。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行走式自动落纱机上使用,具有结构先进合理,工作效率高,插管到位精确和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细纱机 落纱用 自动 批量 插管 | ||
【主权项】:
一种细纱机落纱用自动批量插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控装置(7);机架(1);所述电控装置(7)布置在机架(1)上;纱管箱(6);所述纱管箱(6)纵向内侧宽度(K1)与纱管长度松动配合;在其横向两内侧分别等间距分开布置有若干个分仓板(6‑1),由此构成若干个纱管仓(6‑2),所述纱管仓(6‑2)内侧宽度(K2)与纱管大直径端松动配合,而相邻2个所述纱管仓(6‑2)的中心间距等于细纱机锭子间距;所述纱管箱(6)布置在机架(1)的顶面上;取管装置(3),所述取管装置(2)包括第一丝杆(31),与第一丝杆(31)同轴连接的第一电机(32),与第一丝杆(31)相配装的螺母(312),平动支撑架(33),托架(34),夹紧气缸组件(35),活动板(36),若干个活动夹指(37),与活动夹指(37)等量的固定夹指(38),第一连杆(39)和第二连杆(311);所述第一连杆(39)与第二连杆(311)有间距相互平行布置,且第一连杆(39)和第二连杆(311)两者的一端分别与机架(1)转动连接,而两者的另一端分别与平动支撑架(33)转动连接,从而构成四连杆平动机构;且所述四连杆平动机构有2个,所述2个四连杆平动机构分别布置在平动支撑架(33)的两侧,所述平动支撑架(33)在2个四连杆平动机构的支撑下可在同一平面上作平面运动;所述第一电机(32)固定在平动支撑架(33)上;所述托架(34)上端与套装在第一丝杆(31)上的滑块(31‑1)连结,所述与第一丝杆(31)相配装的螺母(312)与托架(34)下端连接,驱动第一电机(32)可令托架(34)沿第一丝杆(31)轴向上下运动;所述夹紧气缸组件(35)与托架(34)连接;所述活动板(36)与托架(34)滑动配装且可沿其横向运动;夹紧气缸组件(35)的活塞杆与活动板(36)连接;活动夹指(37)与活动板(36)固定连接,固定夹指(38)与托架(34)固定连接,活动夹指(37)和固定夹指(38)两者的中间部位相互铰接,从而由若干个活动夹指(37)和与活动夹指(37)等量的固定夹指(38)两者构成若干个与纱管箱(6)的纱管仓(6‑1)相应对的夹取纱管的夹钳,所述若干个夹钳在夹紧气缸组件(35)的带动下张开或闭合,实现抓取或放置纱管的功能;而相邻两个所述夹钳的间距等于细纱机锭子的间距;所述第一电机(32)和夹紧气缸组件(35)气路电磁阀分别接受电控装置(7)的控制;摆动气缸组件(4);所述摆动气缸组件(4)的缸体一端与机架(1)转动连接,而其活塞杆与第一连杆(39)或第二连杆(311)转动连接;驱动摆动气缸组件(4),可令取管装置(3)前后摆动;所述摆动气缸组件(4)的气路电磁阀接受所述电控装置(7)控制;插管装置(2);所述插管装置(2)包括与取管装置(3)的所述夹钳等量的导向插管斗(23)和导向插管斗支撑架(21);所述导向插管斗(23)与导向插管斗支撑架(21)有间距分开配装,且与取管装置(3)所述的夹钳相应对;所述导向插管斗(23)的间距等于细纱机锭子间距,在工况下所述导向插管斗(23)位于细纱机锭子的上方且其中心与锭子中心相重合;所述导向插管斗支撑架(21)固定连接在机架(1)的顶面上;而所述导向插管斗(23)的上端开口能够包容横置的纱管,且在其沿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位有一具有与纱管外周形状相吻合的凹槽的挡板(23‑1);当纱管由取管装置(3)的所述夹钳放落在挡板(23‑1)的凹槽内时,在重力作用下的纱管大外径端,先行落入导向插管斗(23)内,并套插在细纱机锭子上,实现自动插管功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未经常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431368.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