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涵道风扇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3132.5 | 申请日: | 201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1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吴炎烜;刘志军;尹文龙;徐旻;于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8 | 分类号: | G05D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高燕燕;杨志兵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它提供了一种涵道风扇无人机,机匣(3)通过机架(2)固定在涵道(1)的正上方;机匣(3)内部安有控制装置、姿态传感器与动力装置(5),动力装置(5)的输出端位于涵道(1)的中心轴线上,并与位于涵道(1)内上方的涵道风扇(4)连接;涵道(1)内中部安有8片沿涵道中心向外辐射且相邻舵面间隔45°的自适应自旋控制舵面(6);涵道(1)内底部安有4片相邻舵面相互垂直的姿态控制舵面(7);其中,上下分层布局的自适应自旋控制舵面(6)和姿态控制舵面(7)完全包含于涵道风扇(4)正下方产生的来流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且具有低空低速、安全、垂直起降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风扇 无人机 | ||
【主权项】:
一种涵道风扇无人机,它包括:涵道(1)、机架(2)、机匣(3)、控制装置、舵机、动力装置(5)、涵道风扇(4)、姿态传感器、自适应自旋控制舵面(6)和姿态控制舵面(7);其特征是:所述机匣(3)通过机架(2)固定在所述涵道(1)的正上方;所述机匣(3)内部安有所述控制装置、所述姿态传感器以及所述动力装置(5),所述动力装置(5)的输出端延伸出机匣(3)并位于所述涵道(1)的中心轴线上,动力装置(5)的输出端与位于所述涵道(1)内上方的所述涵道风扇(4)连接;所述涵道(1)内中部安有8片沿所述涵道中心向外辐射且相邻舵面间隔45°的所述自适应自旋控制舵面(6);所述涵道(1)内底部安有4片相邻舵面相互垂直的所述姿态控制舵面(7);其中,所述上下分层布局的自适应自旋控制舵面(6)和姿态控制舵面(7)完全包含于所述涵道风扇(4)正下方产生的来流内;所述姿态传感器实时监测涵道风扇无人机的飞行姿态,并将数据传送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对所述自旋控制舵面(6)和姿态控制舵面(7)发出指令,驱动与所述自旋控制舵面(6)和姿态控制舵面(7)连接的舵机,通过调整所述自旋控制舵面(6)与所述涵道(1)中心轴线的夹角防止涵道风扇无人机自旋,通过调整所述姿态控制舵面(7)实现涵道风扇无人机的姿态调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37313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合型塑胶电表箱外壳
- 下一篇:一种远程监控电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