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铸结晶器自动投渣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3887.7 | 申请日: | 2012-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1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周鼎;陈奎生;林又红;但斌斌;熊凌;李志红;容芷君;邱爽;周昶君;周鑫;汪鸣琦;蒋俊;刘传胜;张杰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11/108 | 分类号: | B22D11/1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樊戎 |
地址: | 43008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铸结晶器自动投渣机。其技术方案是:左加渣管(14)和右加渣管(28)安装在对应的旋转基座(23)上,底板下平面的两个滑道槽(24)嵌有滚珠(22),滚珠(22)通过滚珠槽安装在支架(2)上;螺母(8)与减速机(7)输出轴联接的丝杆(9)旋合,两个推杆(10)一端铰接在螺母(8)两侧,另一端与各自对应的左加渣管(14)和右加渣管(28)的中部铰接;两个滚动式滑块(15)的下部安装在对应的左曲线导轨(17)和右曲线导轨(29)内。左加渣管(14)和加渣管(28)内各装有绞龙轴(13),绞龙轴(13)的一端与输料电机(4)联接,另一端穿过中间轴承(12)安装在管壁端部;中间轴承(12)均以吊挂形式固定在管壁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螺旋输料叶片与管壁无磨损,保护渣粉碎率低。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晶器 自动 投渣机 | ||
【主权项】:
一种连铸结晶器自动投渣机,其特征在于该自动投渣机包括运送小车(25)、储料仓(5)、左加渣管(14)、右加渣管(28)、驱动机构和控制系统(1);驱动机构的结构是:储料仓(5)通过支撑杆固定在底板(25)上,左加渣管(14)和右加渣管(28)的进料口上部与储料仓(5)的两个出料口的下部对应套接,左加渣管(14)和右加渣管(28)安装在对应的旋转基座(23)上;两个旋转基座(23)固定在底板(25)上,两个旋转基座(23)的中心线和储料仓(5)两个对应的出料口中心线与对应的左加渣管(14)和右加渣管(28)的进料口中心线分别同轴线;底板的下平面设有两个滑道槽(24),两个滑道槽(24)位于各自对应的旋转基座(23)的正下方,滑道槽(24)嵌有滚珠(22),滚珠(22)通过各自的滚珠槽安装在支架(2)上,支架(2)通过高度调节丝杆(3)与小车联接;加渣管摆动电机(6)安装在支架(2)的中部,加渣管摆动电机(6)与减速机(7)的输入轴联接,螺母(8)旋合在与减速机(7)输出轴联接的丝杆(9)上,两个推杆(10)的一端铰接在螺母(8)的两侧,两个推杆(10)的另一端与各自对应的左加渣管(14)和右加渣管(28)的中部铰接;两个滚动式滑块(15)的上端与各自对应的左加渣管(14)和右加渣管(26)的中部外壁固定联接,两个滚动式滑块(15)的下部安装在各自对应的左曲线导轨(17)和右曲线导轨(29)内,左曲线导轨(17)和右曲线导轨(29)对称地安装在支架(2)上;左加渣管(14)和右加渣管(28)的结构是:左加渣管(14)和右加渣管(28)内各装有绞龙轴(13),每个绞龙轴(13)的一端与各自对应的输料电机(4)的输出轴联接,绞龙轴(13)的另一端穿过各自的中间轴承(12)安装在对应的左加渣管(14)和右加渣管(28)内壁的端部;所述各自的中间轴承(12)为1~5个,1~5个中间轴承(12)均以吊挂形式固定在对应的左加渣管(14)和右加渣管(28)内壁上,绞龙轴(13)上焊接有螺旋叶片(11),螺旋叶片(11)外圆与左加渣管(14)和右加渣管(28)内的间隙为0.5~2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19388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筘动式行星齿轮传动织带机起毛机构
- 下一篇:一种静电除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