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卷帘双层膜储热式太阳能温室大棚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1013.1 | 申请日: | 2012-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4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丁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卫东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24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209 | 代理人: | 张玉甫 |
地址: | 118300 辽宁省丹东***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无卷帘双层膜储热式太阳能温室大棚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和气体循环机构;上拉线支撑横梁和下拉线支撑横梁分别横向架设在多个支撑立柱上部,多条上拉线和下拉线的一端分别与预埋在地下的第一拉线固定板固定连接,多条上拉线和下拉线的另一端分别穿过上拉线支撑横梁上对应的多个上拉线限位孔后,分别与第二拉线固定板上对应的固定孔固定连接;气体循环机构由冷气加热管、地上进气主管道、地下进气管道、地下通气管道、地上出气主管道和地下出气管道按设定顺序组装,地上出气主管道的内部分别装设有引风机;本实用新型通过冷热气体循环,对地下土壤进行加热、储热,从而增强了大棚储热、保温能力,减少劳动强度和费用,大大降低了大棚的造价。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卷帘 双层 膜储热式 太阳能 温室 大棚 支撑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无卷帘双层膜储热式太阳能温室大棚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和气体循环机构,其特征在于:支撑机构包括多个支撑立柱(4)、上拉线支撑横梁(11)和下拉线支撑横梁(7),多个支撑立柱(4)竖直设置在一个平面内,上拉线支撑横梁(11)和下拉线支撑横梁(7)分别横向架设在多个支撑立柱(4)上部,且与多个支撑立柱(4)固定连接,多条上拉线(15)的一端分别与预埋在地下的第一拉线固定板(13)上的固定孔固定连接,多条上拉线(15)的另一端分别穿过上拉线支撑横梁(11)上对应的多个上拉线限位孔(21)后,分别与第二拉线固定板(2)上对应的固定孔(1)固定连接,多条下拉线(14)的一端分别与预埋在地下的第一拉线固定板(13)固定连接,多条下拉线(14)的另一端分别穿过下拉线支撑横梁(7)上对应的多个下拉线限位孔(5)后,分别与第二拉线固定板(2)上对应的固定孔(1)固定连接;气体循环机构包括冷气加热管(9)、地上进气主管道(12)、地下进气管道(16)、多根地下通气管道(17)、地上出气主管道(18)和地下出气管道(19);多根地下通气管道(17)横向设置,多根地下通气管道(17)的一端分别与地下进气管道(16)固定连接,多根地下通气管道(17)的另一端分别与地下出气管道(19)固定连接,冷气加热管(9)横向设置,冷气加热管(9)的管壁上分别开设有多个通风口(10),冷气加热管(9)的一端与地上进气主管道(12)的上端固定连接,冷气加热管(9)的另一端与地上出气主管道(18)的上端固定连接,地上进气主管道(12)的下端与地下进气管道(16)固定连接,地上出气主管道(18)的下端与地下出气管道(19)固定连接,地上出气主管道(18)的内部装设有引风机(6),且冷气加热管(9)、地上进气主管道(12)、地下进气管道(16)、多根地下通气管道(17)、地上出气主管道(18)和地下出气管道(19)的内部联通;上述引风机(6)的电源与太阳能电池板电气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卫东,未经丁卫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17101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