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4557.6 | 申请日: | 201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9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军;张学洪;李思敏;徐铭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在井筒单侧分两种梯度进行曝气,形成好氧1区和好氧2区。改进污泥回流位置,通过回流泵将二沉池污泥回流到井筒进水端即厌氧区。在中间隔板打孔并安置转蝶装置,满足混合液内部单向循环,实现好氧区混合液回流至缺氧区。井底形成沉淀区,增设重力排泥管,即可起到好氧1区、好氧2区的中间沉淀池作用。运行期间混合液以推流式前进,两侧水位的高度差使得水体流动,厌氧区、缺氧区、好氧1区和好氧2区集于井筒,更好的发挥深井曝气及A2O2工艺综合优势。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处理高分子有机废水及其他不同性质废水,占地极小,基本实现无动力操作,大大降低水处理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池(1)与井筒(22)相连,井筒(22)中间用隔板(21)分成两侧,与调节池(1)相连的一侧上部为厌氧区(2),下部为缺氧区(3);井筒(22)另一侧上部为好氧2区(6),下部为好氧1区(5);隔板(21)中部打孔并安置转蝶装置(7),井筒(22)底部为中间沉淀区(4),中间沉淀区(4)内有吸泥管(20)通过重力排泥管(11)与井筒(22)外部的污泥浓缩池(10)相连;井筒(22)外部的鼓风机房(8)与空气流量计(17)相连,空气流量计(17)另一断连接曝气管(18)伸向好氧1区(5)和好氧2区(6)内,曝气管(18)的中部和下部安装了穿孔管扩散器(19);好氧2区(6)上端通过出水管(16)与二沉池(9)相连,二沉池(9)通过污泥回流管(13)与污泥回流泵(14)相连,回流泵(14)与伸向厌氧区(2)的均匀布水管(15)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10455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水管支架
- 下一篇:一种动态流砂过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