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后的镁熔炼熔剂或者镁合金熔炼熔剂回收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93044.0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1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奎;李兴刚;李永军;马鸣龙;石国梁;袁家伟;王秀荣;刘正;毛萍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C22C1/02 | 分类号: | C22C1/02;C22C1/06;C22C23/00;C22B9/10;C22B26/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程凤儒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使用后的镁或镁合金熔炼熔剂的回收处理方法。包括(1)升温470~660℃,熔化;(2)取样分析成分:①若成分符合镁或镁合金的2种熔炼熔剂的主要成分及杂质,封装镁或镁合金熔炼熔剂;②在成分不符合镁或镁合金的2种熔炼熔剂的主要成分及杂质的情况下,一般是杂质MgO超标,则是通入HCl,将MgO转化成MgCl2;再在熔炼熔剂中取样分析成分,在成分不符合镁或镁合金的2种熔炼熔剂的主要成分及杂质的情况下,KCl小于镁或镁合金的2种熔炼熔剂的主要成分及杂质中的第1种的下线,补充KCl量;KCl或CaF2或BaCl2小于镁或镁合金的2种熔炼熔剂的主要成分及杂质中的第2种的下线,补充KCl或CaF2或BaCl2量;最后,密封封装镁或镁合金的熔炼熔剂。本发明的方法对减少环境污染以及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熔炼 熔剂 或者 镁合金 回收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使用后的镁熔炼熔剂或者镁合金熔炼熔剂的回收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使用后的镁熔炼熔剂或者镁合金熔炼熔剂称重后装入不锈钢坩埚中,升温到470~660℃使其熔化;(2)、将熔化后的熔炼熔剂搅拌均匀,取样分析成分:①如果成分符合下表中RJ‑1或RJ‑2的主要成分及杂质的要求,则直接将熔融的熔炼熔剂浇到熔剂模具中冷却到室温,用破碎机破碎成0.5~10mm的粉末和颗粒混合物,称量后按照镁熔炼熔剂或者镁合金熔炼熔剂的规格,密封封装符合RJ‑1或RJ‑2熔剂的主要成分及杂质的配比的镁熔炼熔剂或者镁合金熔炼熔剂;表镁或镁合金的2种熔炼熔剂的主要成分及杂质的配比![]()
②在成分不符合上表中的RJ‑1或RJ‑2的主要成分及杂质的要求的情况下,在正常情况下是杂质MgO超标,则往熔融的熔炼熔剂中通入HCl气体,将熔炼熔剂中吸附HCl的MgO转化成MgCl2;采用如下计算方法计算HCl气体的用量:第一步、根据MgO的超标值和熔炼熔剂总重量,计算出MgO的超标量;第二步、根据反应公式:MgCl2·5MgO+10HCl=6MgCl2+5H2O,计算出HCl气体的用量;第三步、待MgCl2·5MgO+10HCl=6MgCl2+5H2O反应结束后,在470~660℃即熔融状态下继续保温5~60分钟,直到反应生成的H2O完全蒸发为止;第四步、再在熔炼熔剂中取样分析成分:a、如果成分符合上表中RJ‑1或RJ‑2的主要成分及杂质的要求,则将熔融的熔炼熔剂浇到熔剂模具中冷却到室温,用破碎机破碎成0.5~10mm的粉末和颗粒混合物,称量后按照镁熔炼熔剂或者镁合金熔炼熔剂的规格,密封封装符合RJ‑1或RJ‑2的主要成分及杂质的镁熔炼熔剂或者镁合金熔炼熔剂;b、在成分不符合上表中RJ‑1的主要成分及杂质的要求情况下,在KCl小于上表中的下线,将熔融的熔炼熔剂浇到熔剂模具中冷却到室温,用破碎机破碎成0.5~10mm的粉末和颗粒混合物,根据KCl的实际含量与上表中该组元允许含量的中间值的差值以及熔炼熔剂总重量,计算出需要补充的KCl的量,再与需要补充的KCl粉末混合均匀,称量后按照镁熔炼熔剂或者镁合金熔炼熔剂的规格,密封封装镁符合RJ‑1熔剂的主要成分及杂质的镁熔炼熔剂或者镁合金熔炼熔剂;c、在成分不符合上表中RJ‑2的主要成分及杂质的要求情况下,在KCl或者CaF2或者BaCl2小于上表中的下线,将熔融的熔炼熔剂浇到熔剂模具中冷却到室温,用破碎机破碎成0.5~10mm的粉末和颗粒混合物,根据KCl或者CaF2或者BaCl2的实际含量与上表中该组元允许含量的中间值的差值以及熔炼熔剂总重量,计算出需要补充的KCl或者CaF2或者BaCl2的量,再与需要补充的KCl或者CaF2或者BaCl2粉末混合均匀,称量后按照镁熔炼熔剂或者镁合金熔炼熔剂的规格,密封封装符合RJ‑2熔剂的主要成分及杂质的镁熔炼熔剂或者镁合金熔炼熔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未经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59304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