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冗余结构存储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92877.5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9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潘立阳;刘雪梅;伍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1/07 | 分类号: | G06F1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一种冗余结构存储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第一存储管、第二存储管、第三存储管和第四存储管;以及第一动态漏电补偿管、第二动态漏电补偿管、第三动态漏电补偿管和第四动态漏电补偿管。本发明与传统的6管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单元相比,漏电补偿NMOS管取代原有PMOS管,降低发生软错误概率,同时增加了存储信息的冗余节点和反馈通路,当任意单个节点翻转时,本发明能够自行通过冗余节点的信息恢复,具有良好的抗软错误能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冗余 结构 存储 单元 | ||
【主权项】:
一种冗余结构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管(M1)、第二开关管(M5)、第三开关管(M4)和第四开关管(M8);第一存储管(M2)、第二存储管(M6)、第三存储管(M3)和第四存储管(M7);以及第一动态漏电补偿管(MD1)、第二动态漏电补偿管(MD2)、第三动态漏电补偿管(MD3)和第四动态漏电补偿管(MD4),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管(M1)、所述第二开关管(M5)栅极受字线(WL)控制,漏极与位线(BL)相连,所述第一开关管(M1)源极分别与所述第三存储管(M3)、所述第四存储管(M7)栅极相连,所述第二开关管(M5)源极与所述第二存储管(M6)漏极相连,所述第一存储管(M2)、所述第二存储管(M6)栅极都与所述第三开关管(M4)源极相连,所述第三存储管(M3)漏极与所述第三开关管(M4)源极相连,所述第四存储管(M7)漏极与所述第四开关管(M8)源极相连,源极都接地,所述第三存储管(M3)、所述第四存储管(M7)栅极都与所述第一开关管(M1)源极相连,所述第一存储管(M2)漏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M1)源极相连,所述第二存储管(M6)漏极与所述第二开关管(M5)源极相连,源极都接地,所述第三开关管(M4)、所述第四开关管(M8)栅极受字线(WL)控制,漏极与互补位线(/BL)相连,所述第三开关管(M4)源极与所述第一存储管(M2)、所述第二存储管(M6)栅极相连,所述第四开关管(M8)源极与所述第四存储管(M7)漏极相连,所述第一动态漏电补偿管(MD1)栅极与所述第二开关管(M5)源极相连,源极与所述第三存储管(M3)、所述第四存储管(M7)栅极相连,漏极受动态补偿电压(VD)控制,所述第二动态漏电补偿管(MD2)栅极与所述第四开关管(M8)源极相连,源极与所述第一存储管(M2)、所述第二存储管(M6)栅极相连,漏极受动态补偿电压(VD)控制,所述第三动态漏电补偿管(MD3)栅极与所述第三存储管(M3)、所述第四存储管(M7)栅极相连,源极与所述第二开关管(M5)源极相连,漏极受动态补偿电压(VD)控制,所述第四动态漏电补偿管(MD4)栅极与所述第一存储管(M2)、所述第二存储管(M6)栅极相连,源极与所述第四开关管(M8)源极相连,漏极受动态补偿电压(VD)控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59287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互感器用C形铁芯加工夹具
- 下一篇:零序互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