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震信息联合确定储层沉积特征和分布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4609.9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1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凌云;夏竹;张胜;郭建明;王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40 | 分类号: | G01V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刘天语;杜伊芳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井震信息联合确定储层沉积特征和分布的方法,在单井中期、中-短期沉积旋回划分的基础上,对沉积旋回分界面进行井间拟合,利用地震构造面校正,获得对应网格单元顶、底分界面的趋势面;对垂向上各网格单元内测井属性参数进行粗化计算,获得惟一测井数据抽稀值,选择工区最小井距作为横向外推距离的步长,进行井间插值与拟合,获得反映储层宏观测井相或沉积特征的三维分级粗化测井数据体。本发明把储层三维地质建模中单井储层纵向网格剖分与地学中多期次等时间沉积旋回结构和格架、网格内测井属性样点粗化技术与地质学方法、单井点垂向网格抽稀测井属性值与多井空间插值算法等紧密结合起来,获得能反映储层宏观测井相或沉积特征及变化的三维分级粗化分析数据体,实现了测井、地震资料紧密结合的匹配、对比解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息 联合 确定 沉积 特征 分布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井震信息联合确定储层沉积特征和分布的方法,特点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确认所有单井上中期、中‑短期沉积旋回边界的准确位置和旋回发育个数;(1)通过已知的测井、录井和取心鉴定分析、岩心测试化验结果、粒度变化特征、储层测井相、测井参数的直方图和交会图,筛选出与地层沉积旋回或岩相敏感的测井属性韵律曲线;(2)对每口单井敏感测井属性曲线变换得到分级测井属性曲线;并划分出每口单井的中期、中~短期沉积旋回顶、底分界线和旋回厚度单元;(3)利用多级测井韵律分析曲线识别出中期、中‑短期沉积旋回顶、底分界面,然后进行井震合成记录联合标定与对比,结合取心资料核校,确认所有单井上中期、中‑短期沉积旋回边界的准确位置和旋回发育个数。2)在单井中期、中‑短期沉积旋回划分的基础上,对每口井同时间形成的沉积旋回分界面进行井间拟合,然后利用地震构造面进行趋势面校正,得到多井中期、中‑短期沉积旋回的空间对比格架,并获得对应网格单元顶、底分界面的趋势面;3)分别以步骤1)中每口单井的中期、中~短期沉积旋回顶、底边界和旋回厚度单元作为各井垂向深度域对应期次的网格单元顶、底边界和大小的剖分标准与约束条件,对垂向上各网格单元内连续或离散的、反映不同测井属性参数特征的采样点值进行粗化统计计算,获得能反映测井相宏观沉积特征的惟一测井数据抽稀值;4)以步骤2)中的中期、中‑短期沉积旋回的空间对比格架作为网格顶、底界面的横向延伸控制边界,以步骤3)惟一测井数据抽稀值作为新的采样值,选择工区最小井距作为横向外推距离的步长,用克里金空间插值算法,进行井间插值与拟合,获得反映储层宏观测井相或沉积特征的三维分级粗化测井数据体;5)利用三维分级粗化测井数据体进行平面和纵向切片分析,确定储层沉积特征的垂向发育、平面分布及演化规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58460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