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渗/压力技术微量给药换药装置及其使用和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63698.9 | 申请日: | 2012-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0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富兴;李云庆;李金莲;冯宇鹏;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D7/00 | 分类号: | A61D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蔡和平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渗/压力技术微量给药换药装置及其使用和制作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玻璃微电极、第一PE管、第二PE管和第三PE管;玻璃微电极包括玻璃微电极粗段、玻璃微电极细段和玻璃微电极颈部;所述玻璃微电极颈部为玻璃微电极粗段和玻璃微电极细段之间的结合部;第一PE管和第二PE管的直径小于第三PE管的直径;第一PE管、第二PE管第三PE管插于玻璃微电极粗段开口处,第一PE管、第二PE管、第三PE管和玻璃微电极粗段间的缝隙密封。本发明省却了给药时对动物的麻醉和手扶给药芯管的操作;消除了传统给药法的定位误差;同一装置集合多种功能,同一装置可进行药物填充和更换;消除了老式给药法中引导管堵塞之虞;可选择性使用电渗法或压力注射法进行微量给药;整体设备制作简单、便宜,给药过程更方便。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技术 微量 换药 装置 及其 使用 制作方法 | ||
【主权项】:
电渗/压力技术微量给药换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微电极、第一PE管(1)、第二PE管(2)和第三PE管(3);玻璃微电极包括玻璃微电极粗段(5)、玻璃微电极细段(6)和玻璃微电极颈部(7);所述玻璃微电极颈部(7)为玻璃微电极粗段(5)和玻璃微电极细段(6)之间的结合部;第一PE管(1)和第二PE管(2)的直径小于第三PE管(3)的直径;第一PE管(1)、第二PE管(2)第三PE管(3)插于玻璃微电极粗段(5)开口处,第一PE管(1)、第二PE管(2)、第三PE管(3)和玻璃微电极粗段(5)间的缝隙密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56369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主机内置无线路由装置
- 下一篇:医用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