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乙烯醇缩醛导电纤维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89353.3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8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凌荣根;凌晓龙;吴子婴;姜萌;韩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6/50 | 分类号: | D01F6/50;D01F1/09;D01D5/3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翁霁明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聚乙烯醇缩醛导电纤维的制造方法,该方法是在纤维级聚乙烯醇纺丝原液中添加包括ATO导电粉,超导电炭黑,氧化锌晶须,钛酸钾晶须等导电材料,经混合、过滤、脱泡后制成导电聚乙烯醇纺丝原液;再通过复合纺丝技术使纤维的一部分含有导电物质的复合聚乙烯醇缩醛导电纤维;这类纤维在低湿度下仍具有低电阻率,高强度、耐久性导电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乙烯醇 导电 纤维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聚乙烯醇缩醛导电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采用如下步骤:A)按质量份数取12‑18份表征参数直径为0.2‑1um,长度为5‑15um的四针状氧化锌晶须;3‑8份表征参数直径为0.2‑0.6um,长度为5‑12um的导电性钛酸钾晶须;将上述材料混合均匀后,在300‑400℃真空炉中焙烧4‑6h;冷却后用六偏磷酸钠在无水乙醇中搅拌分散,在常压等离子处理10‑20min;然后用60‑70℃含硬脂酸钙分散液的去离子水中超声波分散、清洗25‑35min,取溶液上层悬浮晶须经过滤除去16um以上粒子,并重复操作3‑5次直至滤清;滤清后在真空烘箱烘干,得到改性晶须混合物;B)按质量份数取步骤A)得到的改性晶须混合物4‑8份,掺锑氧化锡导电粉2‑4份,超导超导电炭黑5‑9份,钛酸酯偶联剂0.1‑0.2份,铝酸酯偶联剂0.1‑0.2份,聚乙烯蜡1.5‑2.0份,在60‑70℃条件下混合机250‑400转/min搅拌45‑60min;得到改性晶须导电共混物;C)将质量份数为30‑45份的改性晶须导电共混物在微量六偏磷酸钠存在的条件下,加入聚乙烯醇纺丝原液80‑120份,在90‑95℃温度下中速搅拌45‑60min,得到导电聚乙烯醇纺丝原液;D)将步骤C)得到的导电聚乙烯醇纺丝原液在90‑95℃恒温下混合、过滤、脱泡后,按质量比25‑35﹕75‑65的导电聚乙烯醇纺丝原液与聚乙烯醇纺丝原液,经湿法或干法复合纺丝技术纺丝,缩醛化处理,制成一种以导电聚乙烯醇为皮层的聚乙烯醇缩醛导电纤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48935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形化延迟器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下一篇:变电站蓄电池远程智能维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