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离子络合物囊壁的微/纳胶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88746.2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1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张兴祥;张袁凯;王建平;石海峰;王学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3/14 | 分类号: | B01J13/14;C08F220/14;C08F220/06;C08F220/18;C08F212/08;C08F220/36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李济群 |
地址: | 30016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金属离子络合物囊壁的微/纳胶囊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的具体工艺是:1.制备微/纳胶囊粉末:将分别占总囊壁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10~50wt%的囊壁反应单体、10~90wt%具有金属离子配体基团的单体、0.1~5wt%引发剂、0.1~5wt%链转移剂和与总囊壁原料重量比为1:9~9:1的囊芯物质混合成油相,并乳化为O/W乳液;搅拌下升温引发聚合反应,制得微/纳胶囊悬浮液,再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即得到微/纳胶囊粉末;2.制备所述的微/纳胶囊:将制得的粉末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制得胶囊悬浮液,然后调节pH值,滴加金属离子水溶液,金属离子络合反应0.25~5h后,过滤洗涤即得。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离子 络合物 胶囊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金属离子络合物囊壁的微/纳胶囊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的具体工艺是:(1).制备微/纳胶囊粉末:将分别占总囊壁反应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10~50wt%的常规囊壁反应单体、10~90wt%的具有金属离子配体基团的单体、0.1~5wt%的引发剂、0.1~5wt%的链转移剂和与总囊壁反应原料重量比为1:9~9:1的囊芯物质混合成均一的液态油相,并在含乳化剂的水相中乳化制备微米级或纳米级的稳定的O/W乳液;在搅拌作用下,升温至40~95℃引发聚合反应,反应0.5~5h后,制得微胶囊/纳胶囊悬浮液,再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工艺,即得到微胶囊/纳胶囊粉末;(2).制备具有金属离子络合物囊壁的微/纳胶囊:将制得的微胶囊/纳胶囊粉末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制得重量分数5~80 wt%胶囊悬浮液,然后采用常规无机碱溶液或无机酸溶液调节微胶囊/纳胶囊悬浮液的pH值为7~10,在充分搅拌作用下,滴加重量分数为1~50 wt%的金属离子水溶液,金属离子络合反应0.25~5h后,过滤洗涤,即得到具有金属离子络合物囊壁的微胶囊/纳胶囊;所述囊芯物质是玫瑰香精、柏树精油、石蜡烷烃、脂肪酸、脂肪醇、脂肪酯或鱼肝油中的至少一种;当采用两种以上囊芯物质时,混合比例任意;所述常规囊壁反应单体主要是指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二丙烯酸丁二醇酯、苯乙烯或二乙烯苯中的至少一种;当采用两种以上反应单体时,混合比例任意;所述具有金属离子配体基团的单体是指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及其同系物烷基丙烯酸、丁烯二酸、2‑甲基‑4‑戊烯酸、烯丙基磺酸钠、甲基丙烯磺酸钠、二乙烯三胺、四乙烯五胺、三乙烯四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羟甲基丙烯酰胺或甲基丙烯酰胺中的至少一种;当采用两种以上所述单体时,混合比例任意;所述引发剂包括油溶性引发剂和水溶性引发剂中的至少一种;当采用两种以上引发剂时,混合比例任意;所述链转移剂是指异丙醇、异丁醇等烷基醇、十二烷基硫醇或卤代烃; 所述常规无机碱溶液是指重量百分比浓度为1~50wt%的KOH水溶液或NaOH水溶液;常规无机酸水溶液是指重量百分比浓度为1~50wt%的HCl水溶液,H2SO4水溶液,醋酸水溶液或甲酸水溶液;所述金属离子溶液包括Fe2+、Fe3+、Ca2+、Zn2+、Cu2+、Mg2+、Ag+、Mn2+、Ni2+、Al3+或Ba2+离子溶液中的至少一种,其质量百分比浓度范围是1~50 wt%;当采用两种以上金属离子溶液时,混合比例任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48874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