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弯角的文丘里管的焊接方法及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84249.5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0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付鹏飞;毛智勇;马轶伦;余伟;唐振云;韩鹏;巩水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B23K3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陈宏林 |
地址: | 10009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带弯角的文丘里管的焊接方法和夹具;将文丘里管的入口段、出口段分别与过渡段装夹定位进行焊接;依次点焊0°→180°→270°→450°→495°→675°圆弧对应的对接缝上各点;从对接缝起点开始沿顺时针旋转封焊,焊接对接缝一周后超过起点15°处开始收弧,完成封焊;选取与起点圆弧角为180°的点作为另一起点,焊接一周后超过起点15°处开始收弧,完成焊接。该夹具包括与一根带弯角的中心轴,在中心轴上套装入口段内套和出口段内套,内套的外缘面与文丘里管内壁贴合;在内套两端分别装配保护套管,在入口段和出口段开口端分别安装夹紧法兰,通过螺母固定。本发明的焊接方法和夹具可实现壁厚1~3mm、弯角3~8°的文丘里管的焊接。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弯角 文丘里管 焊接 方法 夹具 | ||
【主权项】:
一种带弯角的文丘里管的焊接方法,该文丘里管包括入口段(1)、过渡段(2)和出口段(3),入口段(1)的中轴线和过渡段(2)的中轴线之间存在3~8°的夹角,该文丘里管的壁厚为1~3mm,该文丘里管从入口段(1)到出口段(3)的直径变化范围是40~80mm,其特征在于:该焊接方法的步骤是:⑴将文丘里管的待焊组件—入口段(1)、过渡段(2)和出口段(3),通过酸洗的方式去金属表面氧化膜,并用干净的牛皮纸包裹好;⑵将文丘里管的入口段(1)、过渡段(2)装夹定位,保证入口对接缝(4)的间隙小于0.05mm,保证入口对接缝(4)的同轴度小于0.10mm;⑶采用小束流对入口对接缝(4)进行定位点焊,定位点焊的位置从圆弧形入口对接缝(4)的起点Ⅰ(5)开始,顺时针依次为0°→180°→270°→450°→495°→675°所对应的圆弧形入口对接缝(4)上的各点;小束流是指焊接电流为2~3mA;⑷设定20mm/s的焊接速度,从入口对接缝(4)的起点Ⅰ(5)开始沿顺时针旋转进行封焊,焊接环形入口对接缝(4)一周后,再超过起点Ⅰ(5)位置15°处开始收弧,30s内结束收弧,停止封焊;然后,在环形入口对接缝(4)上选取与起点Ⅰ(5)的圆弧角为180°的点作为起点Ⅱ(6),从入口对接缝(4)的起点Ⅱ(6)开始沿顺时针旋转进行焊接,焊接环形入口对接缝(4)一周后,再超过起点Ⅱ(6)位置15°处开始收弧,30s内结束收弧,停止焊接;⑸将文丘里管的出口段(3)、过渡段(2)装夹定位,保证出口对接缝(7)的间隙小于0.05mm,保证出口对接缝(7)的同轴度小于0.10mm;⑹采用小束流对出口对接缝(7)进行定位点焊,定位点焊的位置从圆弧形出口对接缝(7)的起点Ⅲ(8)开始,顺时针依次为0°→180°→270°→450°→495°→675°所对应的圆弧形出口对接缝(7)上的各点;小束流是指焊接电流为2~3mA;⑺设定20mm/s的焊接速度,从出口对接缝(7)的起点Ⅲ(8)开始沿顺 时针旋转进行封焊,焊接环形出口对接缝(7)一周后,再超过起点起点Ⅲ(8)位置15°处开始收弧,30s内结束收弧,停止封焊;然后,在环形出口对接缝(7)上选取与起点Ⅲ(8)的圆弧角为180°的点作为起点Ⅳ(9),从出口对接缝(7)的起点Ⅳ(9)开始沿顺时针旋转进行焊接,焊接环形出口对接缝(7)一周后,再超过起点Ⅳ(9)位置15°处开始收弧,30s内结束收弧,停止焊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48424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