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D-S证据理论的地震属性融合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456791.X | 申请日: | 2012-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8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 发明(设计)人: | 周晶晶;邹文;张洞君;洪余刚;彭真明;黄振星;刘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谭昌驰 |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地震属性融合方法。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基于D-S证据理论的地震多属性融合方法,通过对源属性数据进行特征提取,构造证据以获得基本概率值,将基本概率值在D-S证据理论指导下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后的概率值并将其作为加权系数,进而将属性数据各部分小块与加权数相结合从而实现多种地震属性的融合。因此,解决了利用单一地震属性信息解释复杂地质问题时单一地震属性信息所带来的多解性问题。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证据 理论 地震 属性 融合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地震属性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步骤A、导入待融合的地震属性;步骤B、对导入的地震属性的各幅值分别进行归一化处理;步骤C、确定用于识别数据的识别框架;步骤D、利用确定的识别框架来描述每个属性数据;步骤E、将每个属性数据进行分块,以对每个属性数据的各个块构造证据体;步骤F、分别计算单证据体作用下的识别框架中各命题的信度区间;步骤G、利用D‑S合成规则计算所有证据体联合作用下的基本概率赋值和信度区间;步骤H、将D‑S融合后的概率值作为加权系数,与地震属性数据相结合,从而实现地震属性的融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45679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转发方法
- 下一篇:悬浮电极式光学电压互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