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根纳米线或纳米管低速驱动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34562.8 | 申请日: | 2012-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6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胡俊辉;李宁;周玉杰;李华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82B3/00 | 分类号: | B82B3/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翠珍 |
地址: | 2100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单根纳米线或纳米管低速驱动方法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超声换能器,微针一端通过连接板连接至超声换能器,另一端浸没在纳米线或纳米管悬浊液薄膜中,悬浊液薄膜置于基板之上。驱动方法是:移动微针,使微针尖部位于纳米线或纳米管的中心或者一端的上方;利用超声换能器对微针进行励振,从而使一端浸没于含有纳米线或纳米管的悬浊液的微针产生环绕微针尖部的声学涡流,进而驱动纳米线或纳米管围绕其中心或者一端水平低速转动;关闭超声换能器停止励振,转动的纳米线或纳米管停止转动,从而完成对单根纳米线或纳米管的旋转操控。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对生物样品无损害、对于样品的材料无选择性等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低速 驱动 方法 及其 装置 | ||
【主权项】:
单根纳米线或纳米管低速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超声换能器,微针一端通过连接板连接至超声换能器,另一端浸没在纳米线或纳米管悬浊液薄膜中,悬浊液薄膜置于基板之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43456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