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金属氧还原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53582.2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6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吴丹;董伟玲;陈立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90 | 分类号: | H01M4/90;H01M4/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非金属氧还原电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在导电介质表面上分散有含氧化剂和碱抑制剂的溶液,挥发溶剂后将带有氧化剂和碱抑制剂的混合物层的导电介质暴露于含有乙撑二氧噻吩单体的气氛中,使乙撑二氧噻吩单体在7℃~120℃的温度下于导电介质表面聚合形成聚合物催化剂。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非金属氧还原电极。本发明获得的催化剂是一种高分子材料聚3,4-乙撑二氧噻吩,具有氧还原催化活性,不会发生传统金属催化剂的移位、聚集和中毒等问题,且成本低廉。本发明的氧还原电极在碱性、酸性环境中都有较好的催化效果,可应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碱性燃料电池以及金属-空气电池等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非金属 还原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非金属氧还原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在导电介质表面上分散有含氧化剂和碱抑制剂的溶液,挥发溶剂后将带有氧化剂和碱抑制剂的混合物层的导电介质暴露于含有乙撑二氧噻吩单体的气氛中,使乙撑二氧噻吩单体在7℃~120℃的温度下于导电介质表面聚合形成聚合物催化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35358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