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抗扰控制技术伺服系统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69659.8 | 申请日: | 201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9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吴鹏;唐茂华;周新良;米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B17/00 | 分类号: | G05B17/00 |
代理公司: | 成飞(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51121 | 代理人: | 郭纯武 |
地址: | 61003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一种自抗扰控制技术伺服系统控制方法,旨在提供一种算法简单、参数适应性广,伺服系统跟踪动态误差小,并保持标准ADRC控制系统抗扰动能力特点的方法。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首先用一个指令微分器ComD代替标准自抗扰控制算法中安排过渡过程的跟踪微分器TD,由ComD提取到新位置指令值w1、新速度指令值w2和新加速度指令值w3。继续采用标准自抗扰算法中的扩张状态观测器ESO,计算出系统位置观测值z1,速度观测值z2和加速度观测值z3。由w1和z1构成位置误差e1,由w2和z2构成速度误差e2,e1和e2送到非线性调节器(NLSEF),w3与NLSEF的输出量u0相加,使w3成为前馈量,构成改进的自抗扰控制技术的伺服系统。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技术 伺服系统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自抗扰控制技术伺服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标准自抗扰算法基础上,用一个指令微分器ComD代替标准自抗扰控制算法中安排过渡过程的跟踪微分器TD,ComD根据系统的输入位置指令值v计算出新位置指令值w1、新速度指令值w2和新加速度指令值w3,再使用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得到系统位置观测值z1,速度观测值z2和加速度观测值z3后,新位置指令值w1和位置观测值z1构成了位置误差e1,新速度指令值w2和速度观测值z2构成了速度误差e2,将e1和e2作为输入变量送到非线性调节器NLSEF中;(2)ComD将提取的新加速度指令值w3直接前馈,与非线性调节器的输出量u0相加,再减去z3,并除以被控对象增益b0后,作用于被控对象,使被控对象向着要求的方向运动,伺服系统的ADRC算法输出:u=(u0+w3‑z3)/b0式中,u0为非线性调节器的输出量,z3为系统的加速度观测值,b0是被控对象增益,u为上述改进方法的输出量;(3)在下一个周期时刻,ComD又根据v计算出w1、w2和w3,y被测量,经过扩张状态观测器ESO计算出系统位置观测值z1、速度的观测值z2和加速度观测值z3,重新得到新的控制量u0和非线性调节器输出控制量u,如此循环往复,形成自抗扰控制技术的伺服控制闭环系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6965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