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动鞋鞋底减震性能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8725.X | 申请日: | 201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1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恒宇仪器有限公司;东莞市世通仪器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D1/08 | 分类号: | A43D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鞋类性能测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运动鞋鞋底减震性能测试方法,通过特定质量的重物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冲击样品来模拟人体落地时鞋底的受力情况,并通过测量样品在冲击过程中所吸收的能量,以及样品的受力和变形情况等,来评价鞋底的减震性能,以上操作步骤紧而有序,检测项目针对性强,具有操作便捷,检测效率较高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运动鞋 鞋底 减震 性能 测试 方法 | ||
【主权项】:
运动鞋鞋底减震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具体为将样品置于25±2°C标准预处理环境下放置4小时;第二步,测量并记录样品的厚度,精确到0.5mm;第三步,测量并记录样品的硬度;第四步,确定样品受冲击的测试部位,并对测试部位进行标示;测试部位可以为前掌测试点或后跟测试点,其中,前掌测试点距样品鞋跟端的距离为样品表面内部长度的75%±2mm,且与样品的两侧边缘等距;后跟测试点距样品鞋跟端的距离为样品表面内部长度的12%±2mm,且与样品的两侧边缘等距;第四步,样品安装固定于测试仪器,样品受冲击的测试部位须固定在冲锤的正下方;所述测试仪器能模拟特定质量重物从特定高度自由下落冲击所要测试的样品,能实现对测试部位进行循环冲击,能自动记录试样冲击过程中的冲击最大力值FM、最大压缩位移值DM、实际冲击能量 UM、滞后能量比HER、达到最大形变时的时间TM、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G; 第五步,调整测试仪器的参数:调整冲锤的下落高度,使得加载在样品上的冲击能量达到要求,该调整的次数不超过5次,且此冲击循环不作为测试循环的一部分;第六步,调整完测试仪器的参数后,样品静置停留1分钟以上后才能开始第七步的测试;第七步,开始加载测试仪器,使得循环冲击次数为30次,冲击间隔时间为3秒~5秒,记录下第26~30次的冲击测试数据;第八步,待冲击结束后,取下样品,并记录样品表面的破损和变形的外观变化;第九步,根据记录下的第26~30次的冲击测试数据,计算出第26~30次冲击过程中以下指标的平均值:FM平均、DM平均、UM平均、HER平均、TM平均、G平均;第十步,进行标准化计算:FM标准化= FM平均×(UR/ UM平均)/2;DM标准化= DM平均×(UR/ UM平均)/2;G标准化= G平均×(UR/ UM平均)/2;其中,UR为参考能量,样品为中等运动强度的鞋款时取5J,样品为高等运动强度的鞋款时取7J;第十一步,根据所记录的样品的厚度、硬度、FM标准化、DM标准化、G标准化、UM平均、HER平均、TM平均与样品相应的技术要求进行对比,以及样品表面破损和变形的外观变化程度,作出样品的测试结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恒宇仪器有限公司;东莞市世通仪器检测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恒宇仪器有限公司;东莞市世通仪器检测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68725.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踏板的分离器
- 下一篇:用于为铸造进行准备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