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43037.8 | 申请日: | 201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7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储成林;孙青;刘政红;郭超;盛晓波;董寅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11/26 | 分类号: | C25D11/26;C25D9/08;C30B29/16;C30B29/64;C30B30/02;B82Y40/00;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钛或钛合金表面制备,是将纳米氧化锌光敏剂均匀、分散地沉积固定在同为半导体光敏材料的二氧化钛多孔材料上形成的一种新型光催化功能复合薄膜,兼具有吸附和分解净化功能,同时还具有两种半导体光敏材料复合形成的异质结所特有的光催化增强效应,在紫外光或自然光作用下,可对甲苯、苯酚等典型有毒液态有机污染物进行快速分离、高效吸附、快速降解处理,即使在无光条件下也可以通过高效吸附净化水源;也可作为一种高效的光敏剂,用于光动力疗法辅助治疗癌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光催化 功能 复合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该薄膜是在钛或钛合金表面制备,由多孔二氧化钛底层及其表面孔壁上沉积生长的氧化锌纳米棒复合而成;其中,多孔二氧化钛底层通过微弧氧化方法在钛金属表面原位氧化生成,二氧化钛底层中弥散分布有孔径为
的微米孔;氧化锌纳米棒通过电沉积方法沉积生长在多孔二氧化钛底层表面孔壁上,氧化锌纳米棒直径在
之间、长度在
之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4303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