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热障涂层粘结层耐氧化性能的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19551.8 | 申请日: | 201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9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梅显秀;刘越;马腾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4/18 | 分类号: | C23C4/18;C23C24/10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 21208 | 代理人: | 花向阳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提高热障涂层粘结层耐氧化性能的处理方法,属于热障涂层粘结层表面处理与改性技术领域。在材料表面处理和改性中,强流脉冲电子束辐照等离子体喷涂方法制备的热障涂层粘结层(MCrAlY),降低表面粗糙度、减少涂层的孔隙和孔洞,从而提高其高温耐氧化性能,其采用的技术条件是:真空度为3.5×10-2Pa,电压为15kV,频率为1Hz,脉宽为50-200μs,能量密度为8J/cm2-18J/cm2,脉冲次数为10-20次。其优点是:强流脉冲电子束辐照处理后实现了等离子体喷涂方法制备热障涂层粘结层(MCrAlY)表面粗糙度降低、涂层的孔隙和孔洞减少,没有贯穿性微裂纹生成,从而有效提高其高温耐氧化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热障 涂层 粘结 氧化 性能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提高热障涂层粘结层耐氧化性能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方法采用的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热障涂层粘结层的制备高温合金基体经过预磨、抛光、清洗处理后,利用低气压等离子体喷涂的方法在高温合金基体沉积粘结层,完成热障涂层粘结层的制备;第二步、将已喷涂好热障涂层粘结层的试样固定在试样台上抽真空将制备好的热障涂层粘结层试样固定在强流脉冲电子束装置的试样台上,关闭真空室并抽真空,使真空度达到3.5×10‑2Pa;第三步、强流脉冲电子束辐照处理实现涂层表面平整、粗糙度降低、孔隙和孔洞消失根据强流脉冲电子束设备的技术要求电压为15kV,频率为1Hz,室温下,选择强流脉冲电子束能量密度为8‑18J/cm2,脉宽为50‑200μs,对试样进行辐照处理10‑20次,实现热障涂层粘结层表面平整、粗糙度降低、孔隙和孔洞消失;第四步、取出样品关机,打开真空室,取出电子束辐照处理后的样品,准备进一步检测分析,检测涂层表面状态和耐氧化性能提高的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1955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化学处理;金属材料的扩散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金属材料腐蚀或积垢的一般抑制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4-00 熔融态覆层材料喷镀法,例如火焰喷镀法、等离子喷镀法或放电喷镀法的镀覆
C23C4-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例如为了在选定的表面区域镀覆
C23C4-04 .以镀覆材料为特征的
C23C4-12 .以喷镀方法为特征的
C23C4-18 .后处理
C23C4-14 ..用于长形材料的镀覆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4-00 熔融态覆层材料喷镀法,例如火焰喷镀法、等离子喷镀法或放电喷镀法的镀覆
C23C4-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例如为了在选定的表面区域镀覆
C23C4-04 .以镀覆材料为特征的
C23C4-12 .以喷镀方法为特征的
C23C4-18 .后处理
C23C4-14 ..用于长形材料的镀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