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次氯酸根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1396.7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8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颜叙秀;霍方俊;阴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杨耀田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次氯酸根的方法,是基于二吡啶甲醛荧光素酰腙(FHP)和Cu+定量检测次氯酸根的方法。具体是在pH为7.0的HEPES缓冲溶液中,利用次氯酸根能将Cu+氧化为Cu2+,Cu2+与FHP形成配合物后,在紫外可见光谱上发生变化,实现次氯酸根的检测。该检测方法,对次氯酸根显示了高的灵敏性和选择性,检测过程简便、灵敏、快速,检测结果准确。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次氯酸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检测次氯酸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溶液:配制pH=7、浓度为10mM的HEPES缓冲溶液,配制2mM的二吡啶甲醛荧光素酰腙乙醇溶液,配制2mM的Cu+乙腈溶液;(2)、制定标准曲线:用蒸馏水配制2mM的ClO‑溶液;将2mL的HEPES缓冲溶液和40μL的FHP乙醇溶液以及80uL的Cu+乙腈溶液加到同一比色皿中;然后逐渐加入ClO‑溶液,在加入ClO‑溶液的体积依次为0、20、40、60、80、100uL时,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上测定502nm对应的吸收强度A为0、0.13、0.25、0.37、0.47、0.58;最后以c=ClO‑浓度/10‑5mol/L为横坐标,吸收强度A为纵坐标绘制得到ClO‑浓度的标准曲线;线性回归方程为:A=0.01143+0.05771c;(3)、检测:将2ml的HEPES缓冲溶液、40μL的FHP乙醇溶液和80μL的Cu+乙腈溶液,加入到另一个紫外比色皿中,从待测样品V总uL中,用微量进样器取V1uL加到此比色皿中,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上检测在502nm处的吸收强度A;(4)、计算:将测得的吸收强度A代入上述线性回归方程,即可求得比色皿中ClO‑的浓度c×10‑5mol/L,样品中ClO‑的浓度为c×10‑5×V总/V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7139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