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监测氰化氢的纳米敏感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0311.3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7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周考文;李旭菲;杨燕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09K11/69 | 分类号: | C09K11/69;B01J23/847;G01N21/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测氰化氢的纳米敏感材料,其特征是由NiO、V2O5和Al2O3纳米粉体组成,其中各组分含量范围为NiO(25-35%)、V2O5(30-40%)和Al2O3(32-42%),粒径范围为25-40nm;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敏感材料制成的氰化氢气体传感器具有线性范围宽、选择性好和灵敏度高等优点,可以在线监测微量氰化氢而不受共存物质的影响。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测 氰化氢 纳米 敏感 材料 | ||
【主权项】:
一种监测氰化氢的纳米敏感材料,其特征是由NiO、V2O5和Al2O3纳米粉体组成,其中各组分含量范围为NiO(25‑35%)、V2O5(30‑40%)和Al2O3(32‑42%),其制备方法是:将镍盐、钒盐和铝盐共溶于稀盐酸的水溶液中,在高速搅拌状态下加入适量柠檬酸使溶液保持澄清状态8小时以上,用稀氨水调节溶液pH值为3.2‑4.1,继续搅拌5‑7小时,静置陈化,将溶液在85‑90℃旋转蒸发得到凝胶,将凝胶红外干燥1小时,充分研磨后,在高温箱式电阻炉中以每分钟不超过4℃的速度升温至550‑580℃,保持此温度3小时,得到NiO、V2O5和Al2O3纳米粉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未经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7031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性物质及其在治疗丙型肝炎中的应用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燃料供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