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光纤1×3 V槽型耦合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58824.2 | 申请日: | 2012-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2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宏尧;宁提纲;李超;油海东;郑晶晶;贾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28 | 分类号: | G02B6/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双光纤1×3 V槽型耦合器,涉及一种耦合器。解决了传统两根光纤熔融拉锥无法实现的3×3耦合(1×3耦合),传统熔融拉锥实现3×3耦合(1×3耦合)没有充分利用光纤,而造成损耗较大,分光比不易控制等问题。该耦合器包括主光纤(1)和支路光纤(2),主光纤(1)和支路光纤(2)通过开对应的槽相连接,充分利用了两根光纤,因此具有损耗更低、分光比更易控制、稳定性好、结构简单、容易实现等特点。特别适用光纤通信、光纤传感、微波光子等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耦合器 | ||
【主权项】:
一种双光纤1×3 V槽型耦合器,包括主光纤(1)和支路光纤(2),其特征在于:主光纤(1)和支路光纤(2)通过开相对应的槽连接;主光纤(1)的第一槽面(13)、第二槽面(14)、第三槽面(15)和支路光纤(2)的第一槽面(23)、第二槽面(24)、第三槽面(25)、第四槽面(26)、第五槽面(27)平整;支路光纤(2)第五槽面(25)上开有V型槽,由第四槽面(26)和第五槽面(27)构成;支路光纤(2)的第四槽面(26)与第五槽面(27)之间的夹角在0度到180度之间选取,但不能为0度或180度;主光纤(1)的开槽形状根据支路光纤(2)的开槽方式而改变,保证两光纤组合时主光纤(1)的第一槽面(13)与支路光纤(2)的第二槽面(24)贴合,主光纤(1)的第二槽面(14)与支路光纤(2)第一槽面(23)贴合,主光纤(1)的第三槽面(15)与支路光纤(2)的第三槽面(25)贴合,且支路光纤(2)第四槽面(26)与第五槽面(27)末端直线距离应与主光纤(1)开槽后露出纤芯宽度相同,以保证对应槽相互匹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5882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