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和病原微生物风险的工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4288.4 | 申请日: | 201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3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刘燕;刘彬;查晓松;刘翔;代瑞华;张云;蔡璇;魏源源;陆灏文;吴瑾;严杨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78;C02F1/52;C02F1/50;C02F1/28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和病原微生物风险的工艺方法,它属于饮用水处理领域。利用生物预处理、预臭氧、主臭氧、活性炭滤池与常规混凝-沉淀-砂滤-消毒水处理工艺相结合生产饮用水,是一种针对微污染原水而开发的一种控制净水过程中消毒副产物和病原类微生物健康风险的给水处理工艺方法。微污染原水依次进入生物预处理池、预臭氧接触池、折板絮凝池、斜管沉淀池、砂滤池、主臭氧接触池、活性炭滤池和消毒池,最后流入清水池。生物预处理、两级臭氧氧化和活性炭工艺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对浊度、有机物、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病毒微生物和细菌微生物等的去除效果,水质安全性明显优于传统的混凝沉淀工艺。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饮用 水消毒 副产物 病原微生物 风险 工艺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控制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和病原微生物风险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微污染原水首先进入生物预处理池,在空气泵进行曝气供氧的情况下与生物预处理池内的轻质生物滤料充分接触,对水中污染物质主要是有机物和氨氮进行有效降解;生物预处理池空床接触时间30~60 min,气水比设定范围为0.5:1~1.5:1;(2)步骤(1)的出水进入预臭氧反应池,在预臭氧反应池内投加臭氧进行预氧化,对水体中无机化合物、色度、浊度等进行去除,部分氧化水体中有机物,以强化后续混凝工艺,并同时部分灭活病原微生物;臭氧投加量按进水流量计算,预臭氧投加量为0.5~1.5 mg/L,氧化时间10~15min; (3)步骤(2)的出水进入折板絮凝池前投加混凝剂聚硫氯化铝,充分快速混匀后进行混凝反应和沉淀,去除水体中的浊度物质及大分子有机物;(4)步骤(3)的出水进入砂滤池,进一步去除浊度物质和病原微生物;(5)步骤(4)的出水进入主臭氧接触池,在主臭氧接触池内投加臭氧进行氧化和消毒,强效氧化各种消毒副产物前体物,以强化后续活性炭滤池对其的吸附性能,同时有效灭活病原微生物;臭氧投加量按进水流量计算,主臭氧投加1.0~3.0 mg/L,氧化时间15~20 min;(6)步骤(5)的出水进入活性炭滤池,主要依靠活性炭的物理吸附性能吸附上一步骤中产生的臭氧氧化产物,去除水体中各类消毒产物前体物;(7)步骤(6)的出水进入消毒池,杀灭水体中仍然存在的微生物以及维持管网余氯;(8)步骤(7)的出水流入清水池,由水泵供给用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2428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布式多核存储器初始化
- 下一篇:圆柱滚子多圆弧变曲率凸型工程模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