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浅水湖泊水质改善的生物链构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4317.0 | 申请日: | 201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7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录三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浅水湖泊水质的生物链构建方法,该方法是在浅水湖泊中,通过对不同营养级的生物组合进行优化配置,构建具有削减营养盐、控制藻类生长生态功能的虾-鱼-贝-沉水植物生物链,在不同层次上充分发挥生物组分对水质调控的功能。通过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及自身代谢活动有效降低湖泊中氮、磷水平,增加水生植物生长区透明度,改善水质。本发明具有经济方便、能耗低、水质净化效果显著、环保效益好和治理周期短的特点,对长期维持浅水湖泊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浅水 湖泊 水质 改善 生物链 构建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适用于浅水湖泊水质改善的生物链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⑴选择相应进行水质调控的水体,并根据水体的水文特征、富营养化水平以及相应水域的水生生物群落特征划分具体功能区域;⑵检测水质指标,定期检测水体的理化指标,包括营养盐浓度(总氮、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叶绿素a、水温、溶解氧、透明度、pH、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并进行水质等级划分;⑶选择适合相应水体的沉水植物,种植密度为5-30株/m2;⑷选择适合相应水体的底栖软体动物,投放密度为175g/m2;⑸选择适合相应水体的虾类,投放密度为10g/m2;⑹选择适合相应水体的滤食性鱼类,放养密度为75g/m2;⑺打捞部分快速繁殖的沉水植物,收获鲢、鳙、贝类、虾类等水产品;⑻重复步骤
检测水质指标;⑼重复步骤⑶-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录三,未经刘录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0431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